企业所得税减免所得怎么分摊费用
期间费用指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成本的费用,如广告和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等。由于期间费用没有一个明确的归属,税法明确可在税前扣除的期间费用必须是合理分摊的费用。所谓合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107020《所得减免优惠明细表》应分摊期间费用(第4列)填报说明明确,第4列应分摊期间费用:填报享受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该项目合理分摊的期间费用。合理分摊比例可以按照投资额、销售收入、资产额、人员工资等参数确定。上述比例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其中提出的任一种方法都可以,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上述减免所得优惠,要求对项目独立核算,收入、成本能可靠计量,且合理分摊期间费用,再根据减免的具体内容计算减免所得额。这意味着,减免所得额是可以享受优惠的净所得。计算公式:可以享受优惠的净所得=项目收入-项目成本-项目分摊的期间费用。
举例说明
某农业经营企业2014年农业收入3000万元、其他收入1000万元,农业营业成本1000万元、其他营业成本700万元,期间费用1000万元,其中包含100万元业务招待费。农业收入所得免征所得税,不考虑其他调整事项。期间费用中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为20万元(发生额60%为60万元,收入5‰为20万元,取孰低数),其余的80万元业务招待费需要调整。期间费用按照收入比例分摊,农业收入分摊比例为75%,其他项目分摊比例为25%,农业所得应分摊期间费用1000×75%=750(万元),可享受优惠的净所得=3000-1000-750=1250(万元)。那么,该企业因业务招待费事项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80万元,因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免征所得税调整减少应纳税所得额1250万元。该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1300+80-1250)×25%=32.5(万元)。
企业认为还可以采取另一种分摊方法,即以纳税调整后的期间费用进行分摊。上例,其他条件不变,分摊的期间费用基数为1000-80=920(万元),农业所得应分摊期间费用=920×75%=690(万元),可以享受优惠的净所得=3000-1000-690=1310(万元)。该企业因业务招待费事项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80万元,因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免征所得税调整减少应纳税所得额1310万元。该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1300+80-1310)×25%=17.5(万元)。
猜你喜欢内容
-
2019工会经费申报表怎么填应税项
2019工会经费申报表怎么填应税项把对应期间的工资总额统计出来,填在计税总值栏,工会经费自动计算出来.1...
-
油价是什么
油价指国际或国内成品油的价格,成品油指汽油、煤油、柴油及其他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具有相同用途的...
-
纸质承兑上的印章怎么去除
纸质承兑上的印章怎么去除1、用涂改液,用粉笔,还有增白的面霜,你都可以试下 用氧化剂:双氧水、次氯...
-
网上开票怎么开电子发票
开具电子发票的步骤如下:模拟登录电子税务局:访问电子税务局网站并进行登录,通常需要通过"体验新版"或类...
-
养老金和退休金的区别
养老金和退休金目前的区别在于称呼不同,过去退休金指退休公务人员所能享受的退休待遇,现在可领取退休...
-
支付成本法的特点
支付成本法的特点在于:1、以传统的会计方法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披露企业在一定时期对社会所作...
-
什么是支付成本法
支付成本法是会计人员将企业为实现社会目标,所发生的实际支出的报表,而附于常规的会计报表的一种方法...
-
非金融资产包括哪些科目
非金融资产主要包括以下科目:固定资产.这部分包括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车辆等,这些资产长期使用,并...
-
收到前期欠款怎么做分录
收到前欠货款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已确认坏账损失转回,借:坏账准备,贷:信用减值损失.销售...
-
预防性储蓄理论的概述
预防性储蓄理论是认为当消费者面临的收入的不确定性越大的时候,越不可能按照随机游走来消费,更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