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超市商品购入和销售的会计处理

教育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一)商品购进

1.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购进

超市商品购入和销售的会计处理

(1)购进商品验收入库,同时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

25 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

同时,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采购

26 ②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进货费用)

贷:应付票据(商品进价)

同时,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采购

(2)购进商品,先承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后验收入库

27 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

支付货款时,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

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28 ②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

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时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进货费用)

贷:应付票据(商品进价)

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29 (3)购进商品,先验收入库,后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月终时记帐

借:库存商品(暂估进价)

贷:应付帐款(暂估进价)

月终尚未付款或尚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商品,下月初对上述分录用红字冲回

借:库存商品(红字)

贷:应付帐款(红字)

付款时,分录同(1)

2.进口商品

30 (1)对外支付货款,按商品进价

借:商品采购

贷:银行存款

如支付的外汇是从调剂市场购进的外汇,应同时按进口商品应分摊的购进外汇价差增加进口商品的采购成本。

借:商品采购

贷:外汇价差

31 (2)如以离岸价成交,对外支付运保费等,按实际金额

借:商品采购

贷:银行存款

32 (3)支付进口环节应交纳的各种税金

借:商品采购

贷:应交税金

交纳时,

借:应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33 (4)进口商品验收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采购

3.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购进

(1)购进商品验收入库,同时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

34 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

同时,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如商品进价小于

商品售价,应借记 “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下同)

35 ②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进货费用)

贷:应付票据(商品进价)

商品验收入库时,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

36 (2)商品购进,先承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后验收商品入库

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借:经营费用(进货费用)

贷:银行存款(全部价款)等

商品到达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

37 (3)商品购进,先验收入库后承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月终时记帐

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应付帐款(暂估进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暂估进价的差额)

月终尚未付款或尚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商品,下月初对上述分录用红字冲回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红字)

贷:应付帐款(暂估进价)(红字)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暂估进价的差额)(红字)

付款时,分录同(1)

4.农副产品收购

(1)自营收购

38 ①按实际支付的农副产品价款

借:商品采购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39 ②计算收购的应税农副产品应交纳的产品税等

借:商品采购

贷:应交税金

40 ③农副产品验收入库,按农副产品收购价款和应交的产品税等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采购

(2)预购

41 ①发放预购定金时,按实际发放金额

借:预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42 ②收到预购农副产品,按农副产品价款

借:商品采购

贷:预付帐款

补付不足货款

借:预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退回多付的货款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预付帐款

43 ③计算收购应税农副产品应交纳的产品税等

借:商品采购

贷:应交税金

44 ④农副产品验收入库,按农副产品价款和应交纳的税金等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采购

5.购进商品溢余和短缺

(1)购进商品的溢余

发生商品溢余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45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46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

查明原因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47 ①属于自然溢余,作营业外收入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48 ②属于供货单位多发商品,本企业同意补作购进,补付货款时,按补付金额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银行存款

49 ③属于供货单位多发商品,本企业不同意补作购进,应按溢余金额减少库存商品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商品

同时,将溢余商品作为代管商品处理。

(2)购进商品短缺与损耗

50 ①尚待查明原因和需要报经批准转销的短缺及损耗,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短缺金额)

贷:商品采购(商品短缺金额)

查明原因后,分别处理:

51 ②属于应由供应单位、运输机构、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负责赔偿的损失

借:应付帐款(或其他应付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52 ③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应将扣除残料价值和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转作“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53 ④属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报经批准后列作“经营费用”。

借:经营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商品销售

1.商品销售的实现

(1)国内销售

54 ①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按商品售价

借:银行存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55 ②采用委托银行收款、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发出商品时支付的代垫运杂费,

借:应收帐款

贷:银行存款

办妥托收手续时,按商品售价

借:应收帐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收到商品价款及代垫的运杂费时,按实际收到帐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

56 ③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收到购货方开出并承兑的商业汇票时,作为销售实现

借:应收票据

贷:商品销售收入商业汇票到期收回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如在票据到期前,持汇票向开户银行申请贴现,取得银行贴现款时

借:银行存款(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息后的净额)

借:财务费用(贴现息)

贷:应收票据(票面金额)

57 ④零售商品销售,每日营业终了将销货款送交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2)出口销售

58 ①出口商品收到运输部门的有关单据并向银行办理交单

借:应收帐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同时,结转出口商品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

59 ②出口商品应退的税金作为冲减出口商品销售成本处理企业每月计算应退的退税收入

借:应交税金

贷:商品销售成本

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金

60 ③商品出库后到办妥运输手续前发生的费用作为经营费用,按实际发生额

借:经营费用

贷:银行存款

61 ④收到银行的结汇水单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

超市商品购入和销售的会计处理

62 ⑤期末按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而发生的汇兑损益,记入“应收帐款”和“汇兑损益”科目

63 ⑥按合同规定应付国外的佣金

直接认定到商品的佣金,

借:商品销售收入

贷:应收帐款(或应付帐款)

不能直接认定的累计佣金

借:经营费用

贷:银行存款

(3)分期收款销售

64 ①发出商品时,按商品进货原价

借: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65 ②每期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帐款等

贷:商品销售收入

66 ③计算出本期应结转的销售成本(按全部销售成本与全部销售收入的比率计算)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2.商品销售退回、折扣与折让

(1)商品销售退回

67 ①本月发生的销售退回,不论是属于本年度还是以前年度销售的,均应冲减本月的销售收入。

借:商品销售收入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帐款)

68 ②如已结转销售成本的销售退回,还应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销售成本

(2)商品销售折扣与折让

69 ①发生销售折扣与折让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帐款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金额)

借:销售折扣与折让(折扣和折让金额)

贷:应收帐款(应收帐款金额)

70 ②结转销售折扣与折让

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折扣与折让

3.商品销售成本结转

71 (1)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毛利率法、后进先出法等方法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定期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

72 (2)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在商品销售时按商品售价结转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

73 月份终了,可以采用综合差价分摊法或分类分柜组分摊法计算分摊商品进销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商品销售成本

(三)商品储存

1.商品调价

(1)调整商品进价

商品进价的调整,一般不再调整库存商品的价格和进销差价,故可不作会计分录。

(2)调整商品售价

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调价时可不作会计分录,商品销售时按调价后的价格反映销售收入。

74 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调高售价的差额相应调增库存商品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进销差价

调低售价的差额相应调减库存商品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库存商品

2.商品削价

(1)提取商品削价准备的企业

75 ①提取商品削价损失准备时,按实际提取的金额调整商品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

贷:商品削价准备

76 ②用提取的商品削价准备弥补商品削价损失(指已销商品的售价低于进价的差额)

借:商品削价准备

贷:商品销售成本

(2)不提取商品削价准备的企业,发生的商品削价损失直接在当期的损益中体现。

3.库存商品溢余和短缺

(1)商品盘点溢余

在发生商品盘点溢余时,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77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78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79 报经部门批准后,作冲减“经营费用”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经营费用

(2)商品盘点短缺

发生商品盘点短缺时,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80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贷:库存商品(商品进价)

81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商品进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贷: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查明原因后,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82 ①属于应由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83 ②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应将扣除残料价值和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84 ③属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

借:经营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四)代购代销商品

1.委托代销商品

(1)发交受托单位代销商品

85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商品进价)

贷:库存商品——有关明细科目(商品进价)

86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商品售价)

贷:库存商品——有关明细科目(商品售价)

87 (2)收到代销单位报来的代销清单

借:应收帐款——××代销单位(商品售价扣除代

销手续费后的差额)

借:经营费用(代销手续费)

贷:商品销售收入(商品售价)

(3)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88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商品销售成本(商品进价)

贷: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商品进价)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89 平时按代销商品售价结转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商品售价)

贷: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商品售价)

90 月终,结转已销委托代销商品的进销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贷:商品销售成本(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91 (4)收到代销单位交来扣除代销手续费后的货款净额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代销单位

2.接受代销商品

(1)收到代销商品(指不收手续费的实物代销方式)

92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按接收价

借:受托代销商品

贷:代销商品款

93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受托代销商品(商品售价)

贷:代销商品款(商品接收价)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接收价的差额)

94 (2)接受代销商品销售后,按实际售价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帐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

(3)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95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

借:商品销售成本(商品接收价)

贷:受托代销商品(商品接收价)

同时,借:代销商品款(商品接收价)

贷:应付帐款(商品接收价)

96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商品销售成本(商品售价)

贷:受托代销商品(商品售价)

同时,借:代销商品款(商品接收价)

贷:应付帐款(商品接收价)

97 月份终了,已销代销商品与自营商品一并分摊进销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商品销售成本

98 (4)付还委托单位商品款,按商品接收价

借:应付帐款

贷:银行存款

3.采用收取手续费方式代购、代销商品

(1)代购商品(包括代理进口)

99 ①收到受托单位的收购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帐款等

100 ②支付代购商品的货款并计算手续费收入

借:应付帐款等

贷:代购代销收入

贷:银行存款

(2)代销商品(包括代理出口)

101 ①企业办理代销业务销售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帐款等

102 ②归还代销商品货款并计算代销手续费收入

借:应付帐款等

贷:代购代销收入

贷:银行存款

(五)商品加工

1.自行加工

(1)发出用于加工的库存商品

103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按商品进价

借:加工商品

贷:库存商品

104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加工商品(商品进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贷: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105 (2)发生的加工费用,按实际发生额

借:加工商品

贷:其他业务支出(或银行存款)

106 (3)加工商品应交纳的产品税或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借:加工商品

贷:应交税金

107 (4)加工商品应交纳的教育费附加

借:加工商品

贷:其他应交款

(5)加工完成,商品验收入库

108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按加工前商品的进货原价和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加工费用、运杂费、加工税金和教育费附加等

借:库存商品

贷:加工商品

109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加工完成后新商品的售价)

贷:加工商品(加工前商品的进货原价、加工

费用、加工税金和教育费附加等)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商品加工成本的差额)

2.委托其他单位加工

(1)发出委托加工的库存商品,分录同上(1)

110 (2)支付委托加工商品的加工费用、税金等,按实际支付金额

借:加工商品

贷:银行存款

(3)收回委托加工商品

111 ①采用进价核算的商品,按委托加工商品的实际加工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加工商品

超市商品购入和销售的会计处理

112 ②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

借:库存商品(加工完成后新商品的售价)

贷:加工商品(委托加工商品的实际加工成本)

贷:商品进销差价(商品新售价与商品加工成本的差额)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