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所得税费用如何算

会计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1、当期所得税费用就是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所得税税率,

其中应纳税所得=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所得税费用如何算

纳税调整增加额: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职工福利费(职工工资及薪金的14%)、工会费(2%)、职工教育经费(8%)、业务招待费、公益性捐赠支出、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以及企业已计入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

纳税调整减少额: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如前五年内未弥补亏损和国债利息收入等。

2、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期末时候: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资产的计税基础: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资产的计税基础:

借:所得税费用 ,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

所得税费用如何算

负债与资产的处理相反。

1、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别是资产、负债科目属性。“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用来核算企业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该科目,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

借:该科目,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等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该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2、“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用来核算企业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

贷:本科目。

所得税费用如何算

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

贷:本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