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什么叫剩余股利政策

会计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剩余股利政策是指在公司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当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采用剩余股利政策的根本理由在于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剩余股利政策步骤:

什么叫剩余股利政策

1、设定目标资本结构,即确定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率,在此资本结构下,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将达到最低水平;

2、确定目标资本结构下投资所需的股东权益数额;

3、最大限度地使用保留盈余来满足投资方案所需的权益资本数额;

4、投资方案所需权益资本已经满足后若有剩余盈余,再将其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

剩余股利战略的优缺点:

优点:保持目标资本结构,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缺点:股利波动,不利于稳定股价。

什么叫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战略是在发放股利时,优先考虑投资的需要,如果投资过后还有剩余则发放股利,如果没有剩余则不发放.投资为先,发展为重。

剩余股利如何核算?

剩余股利政策计算公式

应分配股利=当年净利-下年追加投资*权益比例

剩余股利政策是指公司生产经营所获得的净收益首先应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如果还有剩余,则派发股利;如果没有剩余,则不派发股利。

剩余股利政策的基本步骤

剩余股利政策的决策步骤如下:

(一)根据公司的投资计划确定公司的最佳资本预算;

什么叫剩余股利政策

(二)根据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及最佳资本预算预计公司资金需求中所需要的权益资本数额;

(三)尽可能用留存收益来满足资金需求中所需增加的股东权益数额;

留存收益在满足公司股东权益增加需求后,如果有剩余再用来发放股利。

以上详细介绍了什么叫剩余股利政策,也介绍了剩余股利政策步骤、剩余股利战略的优缺点、剩余股利如何核算以及剩余股利政策的决策步骤.剩余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是投资的过程中,保持最优投资成本,而采用的使用剩余股利进行投资的一种策略。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