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应税额是什么意思

会计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应纳税额,是指企业按照税法的规定,经过计算得出的应向税务机关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以及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应税额是什么意思

1、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2、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1)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2)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

(3)销售额=全部价款+价外费用=含税销售额÷(1+税率)

(4)进项税额=(不含增值税)价格×税率

2、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1)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区别

不征税收入指那些本身就不在征税范围内的收入.而免税收入,则是原本收入是在征税范围内的,但是基于某些税收优惠政策,而对纳税义务予以免除,也就不用再缴税了。

(一)不征税收入

应税额是什么意思

1.财政拨款(针对事业单位和社团)。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实施公共管理过程中向特定对象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费用、按规定代政府收取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针对企业)--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

(二)免税收入

1.国债利息收入

国债利息收入免税;国债转让收入不免税。

持有期间尚未兑付的国债利息收入,按以下公式计算确定:

国债利息收入=国债金额×(适用年利率÷365)×持有天数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收入。

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1)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

(2)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但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

应税额是什么意思

(3)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

(4)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收入。

以上详细介绍了应税额是什么意思,也介绍了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区别在哪里.应税额是指企业按照税法的规定经过计算得出的应向税务机关缴纳的所得税金额.不征税收入,指那些本身就不征税范围内的收入,免税收入是征税范围内,但是需要免交的税金。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