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审计报表怎么调整数字

会计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三套分录法,是指在调整前期会计事项时,对同一笔会计业务,分别编制调整账务、调整资产负债表、调整利润表(或利润和利润分配表,下同)三套调整分录,分别在会计账和审计工作底稿上进行调整的方法.该方法的一般做法是:

审计报表怎么调整数字

1、分工.年报审计的账表调整,由审计人员提出,被审计单位(以下简称企业)同意后,由审计人员编制审计调整分录,由企业会计人员负责调账,审计人员负责调表。

2、先调表、后调账,保证账表衔接.审计人员凭调表分录调整财务报表,并以调整后的财务报表(审定表)作为审计报告的附表,企业会计人员则根据调账分录编制记账凭证调整账务.账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应分别编制调整分录,各自独立调整,但必须保证调整后的账表相衔接。

3、针对不同调整对象分别调整.年报审计的账表调整,应调整损益、利润分配影响的累计数和报告年度年初或期末的资产、负债科目应有余额与实有余额的差额.调整账务时,损益科目和资产负债科目可以相互对转;而调整财务报表,除调整不同报表的分录必须分别编制、损益项目与资产负债项目不可相互对转外,调整资产负债表的年初余额、期末余额,调整年报利润表的上期金额、本期金额,也必须分别编制调表分录,各编一套,分别调整.因此,编制审计调整分录表时,都必须清楚注明调整对象,比如在"审计调整对象"栏注明"2×11年度账务"、"2×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年初数"、"2×10年度利润表本年数"等等。

内部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区别有什么?

内部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区别如下:

1、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测试的目的不同,在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都需要了解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并都可能涉及测试相关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但两者目的不同.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是为了识别、评估和应对重大错报风险,据此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审计报表怎么调整数字

2、测试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范围要求不同,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可能选择采用实质性方案或综合性方案.如果采用实质性方案,注册会计师可以不测试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如果采用综合性方案,注册会计师综合运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因而需要测试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审计报表怎么调整数字?以上内容就是本期阐述的相关介绍资料,学员们通过上文汇总的办法,应该都知道审计报表在调整数字上是怎么来办,如果你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此审计报表的调整过程有什么问题,不知道怎么处理的,不妨来本网站上找会计老师进行咨询,会有专业的会计老师给你们解答。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