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公益性捐赠如何税前扣除

会计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限额扣除"的规定主要是:

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可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三年内结转。

公益性捐赠如何税前扣除

个人通过中国境内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国家机关向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以其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扣除。

"全额扣除"的规定主要是:

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企业或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捐赠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现金和物品,可在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

2019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目标脱贫地区的扶贫捐赠支出,可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据实扣除。

企业、社会组织和团体赞助、捐赠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测试赛的资金、物资、服务支出可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

公益性捐赠如何税前扣除

个人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需满足的条件

(一)接受捐赠的公益组织须具备税前扣除资格

《公告》明确,个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益性社会组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向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的捐赠(以下简称公益捐赠)可以抵扣。

其中公益性社会组织是指依法设立或登记并按规定条件和程序取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慈善组织、其他社会组织和群众团体。

也就是说社会组织的类型不限,重要的是是否取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二)取得《公益事业捐赠统一票据》

公益性捐赠如何税前扣除

《公告》明确,公益事业捐赠个人所得税扣除需提供捐赠票据。

个人通过扣缴义务人享受公益捐赠扣除政策,应当告知扣缴义务人符合条件可扣除的公益捐赠支出金额,并提供捐赠票据的复印件,其中捐赠股权、房产的还应出示财产原值证明.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规定在预扣预缴、代扣代缴税款时予扣除,并将公益捐赠扣除金额告知纳税人。

个人自行办理或扣缴义务人为个人办理公益捐赠扣除的,应当在申报时一并报送《个人所得税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扣除明细表》.个人应留存捐赠票据,留存期限为五年。

以上内容,就是我们关于"公益性捐赠如何税前扣除?"这一问题的解答.要注意公益性组织是否具有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还是要看公司的情况,如果大家对此还有什么疑问,可以详细查看上文,为了方便大家操作,在此小编还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流程说明,请查看上述信息。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