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公益捐赠如何确定销项税额

会计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公益捐赠如何确定销项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对捐赠的资产,也是企业非日常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支出不分公益救济性与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一律在"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即不管税法如何界定,会计处理都作为企业的支出在当年会计利润中扣除。

对外捐赠引起企业的库存商品等资产的流出事项并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销售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企业不会因为捐赠增加现金流量,也不会增加企业的利润.因此会计核算不作销售处理,而按成本转账。

涉及捐出固定资产,应先通过"固定资清理"科目核算,对捐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发生的清理费用,相关税费等进行归集,然后将其余额转入"营业外支出"借方。

公益捐赠如何确定销项税额

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基本政策

根据《关于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结转扣除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15号),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大于零的数额。

企业在对公益性捐赠支出计算扣除时,应先扣除以前年度结转的捐赠支出,再扣除当年发生的捐赠支出。

公益性捐赠的含义

公益捐赠如何确定销项税额

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根据国税总局《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是指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不允许扣除。

企业发生的直接捐赠支出,不能税前扣除.如基于政府帮扶解困的定向性,企业根据政府及相关部门扶贫计划,直接向贫困村、农户、城市生活困难的居民、农村小学和特困学生等捐赠.虽然这种行为具有公益性,但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公益性捐赠要件。

如果受赠单位是乡级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也不能税前扣除,需要纳税调整。

关于公益捐赠如何确定销项税额解答先到这里,在做账的时候财务人员可以参考相关的分录,确保公益性的捐赠能好好的处理规范,避免在做账的时候有做错,导致公司整个账务处理都出错了。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