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财政赤字什么意思

会计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财政赤字什么意思

财政赤字率一般被定义为财政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欧盟一般将3%作为衡量财政风险的警戒线,我国也基本上按照这一衡量标准,将赤字率长期都控制在3%。2016年,在经济结构性调整、大幅度减税降费、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改革背景下,我国赤字率首次触及3%的警戒线,由此引发了学界对财政风险的讨论。

财政赤字什么意思

1、赤字的定义

财政赤字,简言之,就是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的差额,因会计上将其用红字表示,所以称为财政赤字。

衡量一个国家财政赤字的多少和财政运行的优劣,通常采用赤字率这一指标,来比较不同国家不同年度间的财政赤字情况。赤字率,即赤字额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将赤字数额与GDP进行对比,反映了财政收支入不敷出的程度和财政运行的风险。一般认为这一指标的警戒线是3%—5%。

赤字可以通过发行债券、向银行透支、增加税收、减少支出等方式弥补,1994年立法规定财政不能向人民银行透支,因此目前我国采用的方式是发行政府债券。中央政府发行的是国债,地方政府发行的是地方政府债券。

财政赤字什么意思

2018年,我国赤字总规模2380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90万亿元,赤字率为2.6%,其中中央政府赤字15500亿元,地方政府赤字8300亿元。

财政赤字不同于债务余额,一般是财政年度的概念,是一个财政年度的收支的缺口,是流量的概念,年度间赤字不能累加;而债务余额是历年积累的债务中未偿还部分,是存量的概念,年度间新增债务可以累加。

2、赤字的计算方法

赤字率统计的国际做法财政赤字率公式表示一般为:

财政赤字什么意思

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从公式看出,赤字率变化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反映经济状况的GDP;二是反映财政状况的收支情况。

但由于国际上对财政收支概念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赤字率统计口径,国内对我国财政赤字定义也存在诸多分歧。

考虑到《预算法》作为财政基本法的权威地位,下面将以《预算法》为依据,以财政部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预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