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如何理解平均年限法

建筑说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平均年限法是一种会计折旧计算方法,用于估算固定资产在其预计使用寿命内的折旧费用。这种方法假设固定资产的折旧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与资产的实际使用程度无关。以下是平均年限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公式:

基本原理

平均年限法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减去预计的净残值,然后将剩余金额平均分摊到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中。

如何理解平均年限法

它假定资产的服务潜力随时间线性下降,即资产的折旧费用在各会计期间是相同的,不论资产的实际使用程度如何。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使用寿命(年) × 100%

月折旧率= 年折旧率 / 12

如何理解平均年限法

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如何理解平均年限法

适用范围

平均年限法适用于那些各个时期使用情况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折旧。

优点

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掌握。

简化了会计核算过程。

缺点

没有考虑固定资产使用强度和效率的变化。

在资产使用初期,由于效率高,收入高,按照平均年限法计算的折旧费用可能偏低。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