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递延收入怎么记

爱数点考研体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递延收入是指企业在当前期间尚未确认的收入,通常是因为收入实现的条件尚未满足或者收入相关的义务尚未履行完毕。递延收入的会计处理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即收入的确认应当与其经济利益流入的时间相匹配。以下是递延收入的主要会计处理方法:

初始确认

当企业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或其他形式的递延收入时,应借记“银行存款”或“其他应收款”等资产类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

递延收入怎么记

摊销或分摊

在递延收入相关的资产使用寿命内,或者与递延收入相关的义务履行期间,将递延收益逐步确认为收入。例如,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在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分期确认为收益,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科目。

报表反映

递延收益在资产负债表中通常反映为“其他非流动负债”项目。

税务处理

在计算所得税时,递延收入可能需要计入应税收入,企业应根据税法规定进行递延收入的税务处理。

递延收入怎么记

结束处理

当递延收入的条件满足或义务履行完毕后,相应的递延收益应当确认为当期收入,并在利润表中体现。

递延收入怎么记

举例说明,假设企业收到了一笔与资产购置相关的政府补助,且该资产预期使用寿命为5年,那么在资产购置时,会计分录为:

```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

随后,在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每年末将递延收益分摊确认为收入: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