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提取损失准备如何计算

问念心理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提取损失准备通常涉及以下步骤和计算方式:

确定损失概率和金额

评估资产发生损失的概率。

提取损失准备如何计算

估计资产可能遭受的损失金额。

确定准备金比例

根据损失的概率和金额,确定一个合理的准备金比例。

这个比例可能依据公司政策、行业标准或相关法规。

计算准备金金额

将资产损失金额乘以准备金比例,得出准备金的金额。

准备金通常作为财务报表中的一个备抵账户项目。

特定情况下的计算公式

存货跌价准备

流转天数计算公式:`流转天数 = (存货的当期余额 * 12) / 该存货的全年消耗额`。

根据流转天数,按比例计提准备。

提取损失准备如何计算

坏账准备

余额百分比法:`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 × 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账龄分析法:`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 ∑(期末各账龄组应收账款余额 × 各账龄组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合同预计损失准备

`当期应计提的合同预计损失准备 = (预计合同总成本 - 预计合同总收入) × (1 - 完工进度百分比) - 以前预计损失准备`。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

`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 本年末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贷款资产余额 × 1% - 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余额`。

一般准备:年末余额不得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

专项准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按比例计提(如次级类贷款25%,可疑类贷款50%,损失类贷款100%)。

提取损失准备如何计算

会计处理

计提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合同完工时,将已计提的损失准备冲减合同费用。

税务处理

根据相关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损失准备可能作为税前扣除项目。

以上步骤和计算方式可能因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以及不同会计政策而有所差异。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比例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