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剥离资产如何账务处理

工程师联盟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资产剥离的会计处理取决于被剥离资产的形式。以下是几种常见情况的会计处理方式:

出售控股子公司

当企业出售其控股子公司时,应根据收到的现金(或其他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投资收益”。

剥离资产如何账务处理

出售无独立法人地位的部门或产品生产线

这类资产剥离应视为资产处置,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进行核算。

清理过程中的净损益应列入“营业外收支”。

资产转让的税务处理

非股权支付部分应在交易当期确认相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并调整相应资产的计税基础。

固定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剥离资产如何账务处理

清理费用发生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银行存款”。

出售收入或残料处理时,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贷记“固定资产清理”。

保险赔偿处理时,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贷记“固定资产清理”。

清理净损益处理时,如果是净损失,则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等,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如果是净收益,则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营业外收入”或“资产处置损益”。

剥离资产如何账务处理

企业分立时的会计处理

分立资产和负债应遵循历史成本原则,不应按评估价值调整账面价值。

分立出去的资产和负债应按账面价值转销,分离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相等时不需冲减净资产,否则需进行调整。

税法规定

企业为减资等目的而发生的企业权益的增减变化,不属于资产转让损益,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也不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以上是资产剥离会计处理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并注意遵循相关税法规定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