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为什么 超额利差

IT创意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超额利差(Excess Spread)是衡量资产池信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指的是基础金融资产的利息收入与证券化产品支付给投资者的利息之间的差额。这个差额反映了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在支付了证券化产品的利息、必要的服务费用以及因违约等因素导致的坏账损失后所剩余的超额收益。

为什么 超额利差

定义:

超额利差是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总收益减去支付给投资者的利息、必要的服务费和违约等因素造成的坏账损失后的剩余收益。

作用:

作为承受损失的首要防线,当超额利差为负时,表明现金流已明显不足,可能需要采取其他形式的信用增强措施。

信用评估:

超额利差是评估资产池信用状况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投资者收益:

证券化产品到期时,最后剩余的超额利差通常由发起人获得,因为发起人同时扮演资产管理服务机构的角色,有动力执行好账款回收的服务职能。

风险考量:

超额利差可能因为提前偿付和违约而减少,而且信用较好的债务人可能会提前偿还并退出资产池,导致信用风险上升。

为什么 超额利差

内部信用增级:

超额利差是最常采用的内部信用增级手段之一,用于为投资者提供对应收款违约所造成的损失的缓冲。

超额利差的存在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减少了因基础资产现金流不足而带来的信用风险。然而,它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环境、政策变化、资产池内资产的信用质量等。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