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

会计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通俗来讲,实质上就是一家公司购买了另一家公司较大比例的股份,这个比例一般是20%以上,持有目的是为了控制或影响对方。它属于非流动资产因为它持有时间至少是1年以上,也就是不会被频繁买进卖出的一种资产。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

长期股权投资一般会采用“成本法”或者“权益法”进行核算。两者有啥区别呢?今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对被投资企业是否有控制权,决定了采用成本法核算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

1.成本法

成本法是一种永恒不变的陪伴,只要是你的投资计入长期股权投资里面了,就再也不会改变;所以成本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没有二级科目。公司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财务报表中采用成本法核算。一般情况下,控股50%以上~100%认为有控制权。在成本法核算下,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

2.权益法

权益法就会复杂很多,它就像您的爱人,如果您不好好对人家,她就不给你零花钱,各方面折磨的让你欲哭无泪。公司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一般认为,持股20%~50%间属于有重大影响,但低于20%也有可能属于重大影响,比如有派出人员、高管、行业影响等等。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