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货币乘数怎么用

教师招聘小助手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货币乘数是一个金融概念,用于描述基础货币变动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具体来说,货币乘数表示单位基础货币能够产生的货币供给量。以下是货币乘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货币乘数定义

货币乘数怎么用

货币乘数(m)是货币供给量(M)与基础货币(B)之比,即:

```

m = M / B

```

货币乘数计算公式

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

M = (C + D)/ B

```

其中:

M 是货币供给量,包括流通中的现金(C)和活期存款(D)。

B 是基础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货币乘数怎么用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

法定准备金率(Rd):商业银行必须按照法定比例保留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率(Re):商业银行自愿在央行保留的超过法定要求的准备金。

现金漏损率(Rc):存款者将一部分存款以现金形式保留,不参与贷款活动。

实际应用

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和现金漏损率,中央银行可以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进而控制货币供给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如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等。

示例

假设流通中的现金(C)为1000亿元,活期存款(D)为5000亿元,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为2000亿元,则基础货币(B)为:

```

B = C + D +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B = 1000 + 5000 + 2000

B = 8000亿元

```

货币乘数怎么用

货币乘数(m)为:

```

m = M / B

m = (C + D) / B

m = (1000 + 5000) / 8000

m = 6000 / 8000

m = 0.75

```

这意味着基础货币每变动1单位,货币供给量将变动0.75单位。

希望这能帮助你理解货币乘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