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实质重于形式有哪些

鹭岛黄药师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实质重于形式是会计原则之一,它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基于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仅仅是法律形式。以下是一些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会计处理实例:

实质重于形式有哪些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

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入账。

售后回购:

在会计核算上不确认收入,而是根据实质是融资行为还是销售行为来进行处理。

合并报表:

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

在信用期内确认融资费用,而不是在购买时全额确认固定资产成本。

商品售后租回:

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因为从实质上看属于融资行为。

实质重于形式有哪些

对融资性应收款项按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坏账准备:

基于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而不是仅基于历史损失。

这些会计处理方法都强调了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核算,而不是仅仅依据它们的法律形式或表面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谨慎性原则等其他会计原则有时会有交集,但它们侧重的方面不同。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