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征税行为先议后诉是什么

会计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征税行为先议后诉是什么

征税行为先议后诉是什么

涉及到民跟官(不平等主体或纵向主体)之间的经济纠纷,可以采用两种途径进行解决,一个是行政诉讼,一个是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就是去找法院打官司,而行政复议则是找官的上一级告状评理。大多数情况下,选择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都行,按申请人的想法来,但如果涉及到征税行为,此时申请人则必须先提起行政复议,如果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才能再提起行政诉讼,这就是征税行为先议后诉的含义。

那么,征税行为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呢?征税行为具体包括确认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及退税、适用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以及税款征收方式等具体行政行为,以及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及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征收的单位作出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代征行为等。在判断是否有先议后诉的硬性规定时,最主要的就是识别该项行为是否属于征税行为。

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的都是民跟官(不平等主体或纵向主体)之间的经济纠纷,那如果民与民(平等主体或横向主体)之间发生了经济纠纷,应通过什么途径解决呢?同样有两种途径,一是民事诉讼,还有一种方法则是仲裁。民事诉讼是找法院打官司,而仲裁则是找到一个具有公信力的民间组织——仲裁委员会,让它作为公正的第三方作出裁决,其作出的裁决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