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递延所得税如何计入利润表

会计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确认的时候,是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此时,对利润表没有影响;等到后期结转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时,才会影响到利润表上所得税费用的科目。

递延所得税如何计入利润表

利润表上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费用(收益)=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变化(期末-期初)-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变化(期末-期初)

例如,某企业预计未来连续三年每年应纳税所得额均为300万(企业所得税税率25%),年初购买了一台价值300万的设备,会计上按照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税法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税法和会计在折旧金额上产生差异,会计折旧每年分别为150万、100万、50万,税法上折旧每年为100万。

第一年期末会计账面价值=300-300*3/6=150万,税法账面价值=300-100=200万,当期所得税=(300+50)*25%=87.5万,本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0*25%=12.5万,年初为0,年末为12.5万,因此,所得税费用=87.5-12.5万=75万。

递延所得税如何计入利润表

第二年税法和会计折旧金额一致,不存在差异,所以不产生递延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75万。

第三年,当期所得税=(300-50)*25%=62.5万,当期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0*25%=12.5万,因此,所得税费用=62.5+12.5万=75万。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