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哪些会形成递延所得税

星期八心理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递延所得税是指由于会计上的某些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导致企业在当前期间和以前期间应缴纳的所得税与实际缴纳的所得税之间产生的差异。这种差异通常是由于会计上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造成的。以下是形成递延所得税的一些常见情况:

哪些会形成递延所得税

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差异

当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而税法不允许时,会计上计提的折旧费用高于税法允许的折旧费用,导致会计利润低于应纳税所得额,从而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预计负债的税前扣除

企业计提的预计负债,如保修费用等,税法不允许税前扣除,会计上计提了费用,形成了负债,但税法上不计提,不确认费用,因此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减值损失

当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如存货跌价、固定资产减值等,税法可能不允许税前扣除,会计上确认了减值损失,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会计上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税法可能不认可,从而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重组中的商誉

在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时,形成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税法可能不认可商誉,会计上确认了商誉,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资产。

哪些会形成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当企业确认的会计利润大于应税所得时,未来需要交纳的税款,以及当期会计利润小于应税所得时,未来可以获得递减的税款,这些差异均会导致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产生。

递延所得税的计算通常涉及将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按照预期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进行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与计量需要遵循特定的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