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王阳明写心境的诗

家装监理听我说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7 06:08:37

问题描述

王阳明写心境的诗,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人因为挫折,精神颓废,而一世无为;有人因为挫折,心性锤炼,而东山再起。

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明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是生而不凡、年少有为,可以说是要星星不摘月亮。如此优秀的年青人亦因官场直谏而得罪宦官,不但被贬,还被暗中追杀,险丧命于路途之中,皆因智胜一筹,伪装现场,留得青山。在父亲的鼓励下,重振英雄气,与民同伍,深受爱戴,在此期间思想不断领悟,终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并写下了《龙潭夜坐》一诗:龙潭夜坐明代:王守仁(字 阳明)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龙潭,滁州龙池,王阳明因公务于滁州而作此诗。说到滁州不得不提两大名人,一是欧阳修,在滁州任上作《醉翁亭记》,首句“环滁皆山也”,滁便是滁州。二是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有名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同在滁州,而王阳明的诗又是抒写什么事呢?我们接着来看。开句便是一问、一听,有花香,有溪声。两句简单的诗句,塑造了一处清幽之地。既然是清幽之地,不免会有幽人往来,而此处的意境恰与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如出一辙,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于词写到“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同样的意境,不免有感而出,“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一是幽人、孤鸿,一是幽人、栖鸟,苏轼面对挫折超脱的心境,不也正是王阳明在挫折之后的心境吗?进一步的芒屦、松风,又与苏轼的《定风波》异曲同工。

其他回答

如下:

1.《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

当见山高月更阔。

2.《王门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3.《答人问道》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