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会试乡试区别

土狗爱学习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7 09:44:47

问题描述

会试乡试区别希望能解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

按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每场考三天。乡试发的称为“乙榜”,又称“桂榜”。考中的称为“举人”,头名举人称“解元”。中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通过乡试的举人,可于次年三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会试由礼部在贡院举行,亦称“春闱”,同样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会试发的榜称为“杏榜”,取中者称为“贡士”,贡士首名称“会元”。得到贡士资格者可以参加同年四月的殿试。殿试由皇帝主持和出题,亦由皇帝钦定前十名的次序。殿试只考一题,考的是对策,为期一天。录取名单称为“甲榜”,又称“金榜”;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

其他回答

会试:时间3年一次,地点京城,应试者举人,考中者是贡生,第一名为会元。

乡试:时间3年一次,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考中者是举人,第一名为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