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教育立知








采桑子其四诗意
问题描述
- 精选答案
-
1071年,年过花甲的欧阳修回到颍州,在暮春时节到颍州西湖游玩,有感而发,写了他晚年一大力作——《采桑子十首》。
其中的第四首,描写暮春西湖风光,一改落花、飞絮在宋词中的伤感意境,虽是写暮春景象,却凸显了欧阳修晚年旷达的胸襟和恬淡的心境。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采桑子其四》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上片赏析上片第一句“群芳过后西湖好”,一个“好”字总领全文,也奠定了全词闲适、旷达的基调。暮春时节,群芳凋零,百花枯谢,这种景象本是让人伤感的,欧阳修却说西湖风光大好,“好”在哪里呢?残红星星点点的轻盈飘落,柳絮纷飞一片迷蒙,那垂柳的枝条在风中摇曳多姿,都是“好”的一部分。残红残春景象在诗词中,多被赋予伤感之情,但是欧阳修却将说这残红飞絮皆为“好”景,为何?因为他眼中的景色其实映衬的是他心中的景色,心态超脱时,看到这满地残红,仍觉美艳至极,心情低落时,总然百花争放,也会觉得好景不长。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一回中,面对满地飘零的残花,不禁吟出“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之句,同样是群芳凋谢,林妹妹心中悲戚,诗中情意也是凄凉至极,就是这个道理。黛玉葬花下片赏析下片前两句,才写到春空之感,但仍无悲意。笙歌都结束了,游人们也慢慢离去,这才顿觉一片空寂。“始觉”是一种顿悟,也就是说在这之前,并无春空之感,所以上片的残红也好,飞絮也罢,都是“好”的。最后两句,从室外景转到室内景,但室内景写的仍然是室外景,“垂下帘栊”之时,代表着已经身处室内,放下帘子,本应看不到外边的景象了,但是结句却描写了微微细雨中,双燕归来的景色。双燕归来细雨中在很多赏析中,都认为此处是倒装,但我不这样认为,最后两句在时间线上应该是同时发生,所以才有此句,就像上片最后两句“飞絮濛濛”和“垂柳阑干尽日风”是同时发生的一样,词人应该是在落下帘子的同时,正好看到了在细雨中归来的燕子。这首《采桑子》全词均为写景,而且是暮春之景,但是却毫无悲戚之情,给人轻快恬淡、静谧自然的感觉,在意境上别具一格,体现了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无限热爱和眷恋。
- 其他回答
-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 欧阳修 译文对照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译文
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拉起了帘子
猜你喜欢内容
-
耿直讨人嫌的上一句是啥
耿直讨人嫌的上一句是啥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顺情说好话,耿直讨人嫌”什么意思
“顺情说好话,耿直讨人嫌”什么意思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顺情说好话耿直讨人嫌上一句
顺情说好话耿直讨人嫌上一句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绕了一圈又绕回来了用什么成语形容
绕了一圈又绕回来了用什么成语形容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研究生入编薪级标准
研究生入编薪级标准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一轮当空是什么意思
一轮当空是什么意思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秋天在草地上,小草后面怎么写
秋天在草地上,小草后面怎么写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源于历史的四字成语
源于历史的四字成语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来源历史的成语
来源历史的成语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
-
一什么枣空词语
一什么枣空词语回答数有3条优质答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