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天涯海角的由来和特点

考研一姐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8 21:22:41

问题描述

天涯海角的由来和特点,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由来: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三位钦天监钦差奉康熙皇帝谕旨在下马岭海边题刻“海判南天”石刻,以此为中国疆域的天地分界处。

“南天”指的是太阳所行区域,“判”是一剖两半之意,“海”则指南海。“海判南天”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南海”在“海判南天”处分为“天南海北”。在此石刻的东南面,还有另外一块剖石,代表三亚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而“海判南天”石刻则代表这里的北极高度。清雍正年间(1727年),崖州知州程哲在天涯湾的一块海滨巨石上题刻了“天涯”二字。民国抗战时期,琼崖守备司令王毅又在相邻的巨石上题写了“海角”二字。

1961年,郭沫若在“天涯”石的另一侧题写了“天涯海角游览区”七个大字。至此,天涯湾畔的这片滨海地带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天涯海角”。“天涯”和“海角”这两块大石头也是有来历的,传说一对热恋的男女分别来自两个有世仇的家族,他们的爱情遭到各自族人的反对,于是被迫逃到此地双双跳进大海,化成两块巨石,永远相对。后人为纪念他们的坚贞爱情,刻下“天涯”“海角”的字样,后来男女恋爱常以“天涯海角永远相随”来表明自己的心迹。特点:这里记载着历史上贬官逆臣的悲剧人生,经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描绘,成为我国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览胜地。这里碧水蓝天一色,烟波浩翰,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那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南南天"等巨石雄峙海滨,使整个景区如诗如画,美有胜收,据记载,"天涯"题刻,是清代雍正年间崖州知府程哲所书。

其他回答

它的由来:天涯海角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中,用来形容一个极远的地方。后来,这个词成为了一个固定的成语,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和口语中。

特点:天涯海角景点位于海南岛三亚市崖州半岛,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的一处地理点。这里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壮丽的海景而得名。

其他回答

"天涯海角"这个词语源自中国古代,它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非常遥远的地方,几乎无法到达或接近。这个成语的由来与中国的地理环境有关。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相对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古人往往将离家极远的地方视为天涯海角,代表着遥不可及的距离。此外,这个成语还经常用来形容那些已经离开家乡、远离故土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特点:

1. 形容遥远:"天涯海角"通常用来形容非常遥远的地方,表达出难以到达或接近的意味。

2. 表达思念: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离开家乡、远离故土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 寓意深刻:"天涯海角"这个成语寓意深刻,它不仅代表着地理上的遥远,还可以引申为精神上的距离,表达出人们对于理想、追求和目标的追求。

总之,"天涯海角"是一个具有深刻寓意的成语,它既可以用来形容非常遥远的地方,也可以用来表达离乡背井之人的思念之情。这个成语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可以在许多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中看到。

其他回答

天涯海角风景区位于三亚市区约23公里的天涯镇下马岭山脚下,前海后山,风景独特。步人游览区,沙滩上那一对拔地而起的高10多米,长60多米的青灰色巨石赫然人目。两石分别刻有“天涯”和“海角”字样,意为天之边缘,海之尽头。“天涯海角”就是由此得名。据记载,"天涯"题刻,是清代雍正年间崖州知府程哲所书。

其他回答

古代这里交通闭塞,有"鸟飞尚需半年程"的琼岛之说法。,荒芜凄凉,人烟稀少。是古代封建王朝流放"逆臣"地方。来到这里的人,来去无路,望海兴叹,所以有"天涯海角"。之意。意思就是天与海的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