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御门听政清初移至哪里

税务小公举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9 00:34:13

问题描述

御门听政清初移至哪里,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御门听政制度在清朝有一个变化,尤其康熙以后,御门听政的地点不在太和门而是转在了乾清门。

乾清门后面乾清宫是皇帝寝宫,当然从雍正以后皇帝不住在乾清宫,住在养心殿了,在乾清宫西面,也很近。所以皇帝上班的距离近了,方便上班了。从寝宫到太和殿看着不远,但一个来回是1公里,一年300多公里,一个皇帝在位30年是9000多公里,9000多公里什么概念呢?整个长城走一遍还有富余,明代长城是7000公里,皇帝认为这距离有点远。明代后面很多皇帝不经常御门听政了,甚至不上朝了。清代康熙以后御门听政的地点,从太和门转到了乾清门。所以御门听政——古代皇帝上朝在一个广场上进行,不像我们电视剧里面看到的在室内,实际是在室外的。

其他回答

清初“御门听政”移至乾清门。

清代皇帝于宫中乾清门听取官员奏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制度,亦称乾清门听政。清初, 皇帝每天处理政务, 必御乾清门,春夏以卯正,秋冬以辰初时刻,康熙时分别改于辰初、辰正。九卿、科道各官齐集奏事。雍正帝嗣位,改于养心殿内召对大臣、处理日常政务,并定乾清门听政的仪制。

其他回答

御门听政是历代较有作为的帝王处理政务的一种形式,因是在清晨故又称早朝。明朝规定,文武官员每天拂晓到奉天门(太和门)早朝,皇帝亲自接受朝拜、处理政事。清初“御门听政”移至乾清门。如在宫外,则依皇帝的行踪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