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周公负王的典故

小鑫财务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9 04:13:20

问题描述

周公负王的典故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其子姬诵继位,十三岁的周成王至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西周王朝建立之初,国家政治体系中各个岗位都急需补充大量人才。求贤若渴的周成王便将这一重要工作交给了自己的王叔周公。事关国运兴衰,因而,在人才的招聘和选拔方面,周公从来不敢怠慢,常常是自己正在沐浴或用餐时,有贤能之士前来拜访,周公亦急忙放下手中正在做的事,前往会客厅接待来访之人。久而久之,“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成了周公日常生活的常态,可以说,他的礼贤下士、诚惶诚恐,完全是建立在不愿错失任何一位来投奔自己有识之士的基础上。千百年后,东汉著名军事家曹孟德在他的《短歌行》中,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精辟诗句生动总结了周公为国求材,不辞劳苦的敬业精神。在这种无私忘我精神的感召之下,天下名士纷纷前来为西周效力,西周国力日益强盛。而周公辅佐成王的故事,也成了史书工笔之上,贤臣辅佐明君的一段佳话,成为后世治国良相之表率。

其他回答

有个故事叫“周公负成王”:成王年幼,周公背着他摄政,唐太宗就怕臣民学周公生野心,让太子成傀儡,所以此时出现的就是“孔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