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锦瑟的古诗鉴赏

小中建筑课堂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9 15:50:54

问题描述

锦瑟的古诗鉴赏希望能解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锦瑟》唐/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文译:画着锦纹的瑟不料居然有五十弦,每一弦每一柱都令人想起青春年华。庄子老先生拂晓梦见蝴蝶,不知自己成为蝴蝶,还是蝴蝶成了他,都迷糊了;蜀国王望帝托付杜鹃鸟暮春三月悲啼出心底的情怀。沧海明月夜,有泪珠在闪光;日照蓝田暖融融,产玉的蓝溪腾生起烟云。这些情景都可期待成为追忆,只不过是那当时候却已怅然若失。欣赏:首联,首两字就明确点题,不知道是先有诗题,再开写;还是先写好诗,再取诗题,也无法无端枉猜了。无意中恰巧见到最美丽最高端的瑟,居然与众不同,有五十弦,正好诗人那时也差不多五十岁,顺势吟出每一弦柱都使他想起青春岁月,美好时光。颔联,想起自己像庄周一样,蝶己不分,迷迷糊糊,迷茫的青春;想起像望帝一样,春天把心底秘密托付鸟儿。庄周梦蝶、望帝杜鹃两个典故从历史、从人物开写,也许当时人看似寻常,但是后人对这两个典故解读理解太多了,导致差异性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晓、春似乎特意点出时间,历史感与时间感结合,相对虚情。颈联,又点出沧海珠泪、蓝田玉烟两个典故,写出地域、特产,又从日月点出白天黑夜,时空结合,相对实景。中间二联是按照思华年具体展开,对仗工整,意象明丽中又迷离朦胧,引人遐思,音律和谐,朗朗上口,诗意十足,但是又各自独立,难于构成统一关联的主线。尾联,总结上文,此时此情回忆追忆都历历在目,栩栩如生,但是当时却是稀里糊涂,看不清楚,今昔非比,令人惆怅无比,满含淡淡的哀愁。追忆对应思华年,惘然呼应无端,首尾照应,形成闭环。追忆总是美好,当时总是惘然,写出大家的共同感,引发共振共鸣。细释:锦瑟,有三种解读。一是咏物,锦瑟就是实物。二是人名,是令狐楚的青衣、侍妾、婢女等,或是位会弹瑟的美女高手。三是无题,锦瑟是比兴物,虚拟的。无端,无心无意,无缘无故,没来由,当时口语。五十弦,古瑟五十弦,后为二十五弦。有说划断成为五十弦,有说与五十岁年龄对应,有说写错了,应该是十五弦。还有说是一男一女对坐弹两张琴五十弦。思华年,三平调。统领全诗,后二联就是思华年的具体描述。追忆、惘然也是回应思华年的情况和结果。全诗典故多多,还重叠交错,锦瑟、思华年、庄周梦蝶相对明确,五十弦则难解,望帝化鹃与伤春心叠加,沧海遗珠与月满珠圆、月珠感应、鲛人泣珠糅合在一起,难解难分。蓝田生玉结合“蓝田日暖,良玉生烟”生吞活剥出一诗句,分读典故或诗句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合读就迷迷糊糊,错综复杂,各走各道,每人都拥有一首独一无二的锦瑟。李商隐还是骈文高手,他写过的公文骈文里也有与此诗相关的典故,很有参考价值。如《上华州周侍郎状》:蝶过漆园,愿入庄周之梦、《为白从事上陈许李尚书启》:漆园之蝶,滥入庄周之梦、《梓州道兴观碑铭》:君王化鸟,资是思归、《重祭外舅司徒公文》:泣珠报惠,宁尽于兹晨、《为濮阳公祭太常崔丞文》:蓝田之产,宜有良玉。本诗主题说法极多:

一是恋情说,锦瑟是美女名,或说是定情物。如刘攽、计有功、林坤、胡应麟、李颀、施闰章、吴乔都认为是女子。有认其是令狐楚家的青衣,计敏夫认为是令狐之妾,苏雪林认为锦瑟是商隐的爱情纪念物,郑绪平认为这是李商隐为其小姨所写。详见《中山诗话》《唐诗纪事》《诚斋杂记》《墨庄漫录》《古今诗话》《蠖斋诗话》《西昆发微》等。二是咏物说,苏轼、黄庭坚、黄朝英、赵深、许觊、张邦基、何汶、刘克庄、胡仔、邵博、郝天挺等、廖文炳认为是咏物托志诗,物即瑟,志即论乐器、乐音、乐曲。详见《缃素杂记》《彦周诗话》《墨庄漫录》《竹庄诗话》《后村诗话》《邵氏闻见后录》《苕溪渔隐丛话》《唐诗鼓吹》。分支还有古瑟说。汪师韩认为是古瑟自沉。详见《诗学纂闻》。三是闺情说,顾璘、叶矫然、胡以梅、纪昀认为是追忆恋情诗。详见《批点唐音》《龙性堂诗话》《唐诗贯珠笺》《点论李义山诗集》。四是悼亡说,钱良择、查慎行、何焯、陆坤曾、冯浩、朱鹤龄、朱彝尊、厉鹗、程梦星、姚培谦、孟心史、黄世中认为是悼念亡妻,详见《唐音审体》《初白庵诗评》《义门读书记》《李义山诗解》《义山诗集》《李商隐诗歌集解》《李义山诗集笺注》《玉溪生诗集笺注》《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五是自伤说,王应奎、何焯、沈厚塽、汪师韩、王福民、薛雪、宋翔凤、张采田、马茂元、刘学锴认为是自伤身世,但颔联难解合理。详见《柳南随笔》《李义山诗辑评》《诗学纂闻》《玉溪生年谱会笺》。六是世事说,杜庭珠、汪辟疆、吴汝纶、岑仲勉认为是写当时世事,详见《唐诗叩弹集》《桐城吴先生评点唐诗鼓吹》《隋唐史》。七是夫妇说,程梦星认为琴瑟比喻夫妇。详见《李商隐诗歌集解》。八是自悔说,叶矫然认为是诗人自悔其少年冶游。详见《龙性堂诗话》。九是无端说,薛雪认为锦瑟起兴,感叹无端,详见《一瓢诗话》。十是论诗说,王应奎、钱钟书、邵德润认为论诗创作,详见《柳南随笔》《谈艺录》。其他还有无题说,喻守真、施蛰存认为诗题没实指,实即无题。详见《澹周诗话》《唐诗三百首详析》《唐诗百话》。不明说,屈复、梁启超认为寄托不明,不必深究。详见《玉溪生诗意》《中国韵文所表现的情感》。

其他回答

这首诗历来注释不一,莫衷一是。或以为是悼亡之作,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侍儿锦瑟。但以为是悼亡死者为最多。

有人认为,开首以瑟弦五十折半为二十五,隐指亡妇华年二十五岁。这话未免有嫌牵强。但是,首联哀悼早逝却是真实。

颔联以庄子亡妻鼓盆而歌和期效望帝化成子规而啼血,间接地描写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颈联以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隐约地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

最后抒写生前情爱漫不经心,死后追忆已经惘然的难以排遣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