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周先后分封的诸侯国有哪些

学习超能手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19 20:28:11

问题描述

周先后分封的诸侯国有哪些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1、鲁——姬姓,侯爵。

系周文王第四子周(姬)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大勋劳于天下。

2、赖国——赖国的开国始祖叔颖,是周文王子。

3、齐——姜姓,侯爵。系炎帝裔孙伯益为四岳。

4、燕——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召公奭,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为周太保,食邑于召,谓之召康。

5、毕——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毕公高,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周武王克殷,封于毕。

6、邢-------姬姓,侯爵,系周文王第四子周(姬)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大勋劳于天下。

7、管——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鲜,以监武庚封于管。

8、蔡——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度,以监武庚封于蔡。

9、曹——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振铎。武王克商,封于曹。

10、郕——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武。武王克商,封于郕。

11、霍——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处。武王克商,封于霍。

12、卫——姬姓,侯爵。系武王同母少弟,封为大司寇,食采于康,谓之康叔,封于卫。

13、滕——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绣。武王克商,封于滕。

14、晋——姬姓,侯爵。系武王少子,曰唐叔虞。封于唐,后改为晋。

15、吴——姬姓,子爵。系周太王长子泰伯之后。武王克商,遂封之为吴。

16、虞——姬姓,公爵。系周太王子仲雍之后。别封其为虞。

17、虢——姬姓,公爵。系王季子虢仲,文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仲于弘农。

18、楚——芈姓,子爵。系颛帝之裔,曰鬻熊。为周文、武师,有勤劳于王家,封之于荆蛮;以子男之上居之。

19、许——姜姓,男爵。系尧四岳伯夷之后。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裔文叔于许。

20、秦——嬴姓,伯爵。系颛帝之裔。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裔柏翳于秦。

21、莒——嬴姓,子爵。系小昊之后。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后兹与期于莒城。

22、纪——姜姓,侯爵。系太公之次子。武王念太公之功,分封于纪。

23、邾——曹姓,子爵。系陆终第五子晏安之后。武王克商,封其裔曹挟于邾。

24、薛——任姓,侯爵。黄帝之后。因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后裔奚仲于孽。

25、宋——子姓,公爵。系商王帝乙之长庶子曰微子启:因纣王不道,微子抱祭器归周。武王克商,封微子于宋。

26、杞——姒姓,伯爵。系夏禹王之后。

27、陈——妫姓,侯爵。系帝舜之后。其裔孙阏父作武王陶正,能利器用,王实赖之。

28、焦——伊耆姓,侯爵。系神农之后。因先世之功,武王克商,封之于焦。

29、蓟——姬姓,侯爵。系帝尧之裔。武王克商,求其后,封之于蓟,以奉唐帝之祀。

30、杨——姬姓,侯爵。系黄帝后裔。出公子齐,生伯侨,天子封为杨侯。

31、朝鲜——子姓,乃殷贤臣,曰箕子,亦商王之裔。武王即其地以封之。其余:越封于会稽,向封于谯国,凡封于汲郡,伯封于东平,郜封于济阴,邓封于赖川;戎封于陈留,芮封于冯翊,极封为附庸,谷封于南阳,牟封于泰山,葛封于梁国;祁封为附庸,谭封于平陵,遂封于济北,滑封于河南,鄣封于东平,邢封于襄国(今邢台市);江封于汝南,冀封于皮县,徐封于下邳,舒封于庐江,弦封于弋阳,郐封于琅玡;厉封于义阳,项封于汝阴,英封于楚,申封于南阳,共封于汲郡,夷封于城阳等国。

其他回答

周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有鲁、齐、燕、卫、宋、晋。

1、鲁国(公元前1043年-公元前255年),周朝诸侯国,姬姓鲁氏,侯爵,首任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鲁公伯禽。

2、齐国(前1046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齐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位于现今山东省大部,河北省南部。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姜子牙)。

3、燕国(青铜器铭文作匽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始祖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战国七雄之一。

4、卫国(约公元前1117年-公元前209年),周朝的姬姓诸侯国,首都朝歌(今河南鹤壁市),帝丘(今河南濮阳)。

5、宋国(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86年),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国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周初被周天子封为公爵,国君子姓、宋氏。共传三十四君,享国八百二十九年。

6、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

其他回答

西周初年,为了维护和巩固它在全国的统治,采取了分封诸侯的办法。武王和周公先后两次分封。受封的诸侯有三种人:一为周王的同姓亲族;

二是开国功臣;三为先代贵族。周初的主要封国有:

鲁国:周公旦长子伯禽的封国,都曲阜(今山东曲阜)。是西周在东方的主要诸侯国之一。

齐国:是姜尚的封国,都营丘(今山东昌乐),后迁临菑(今山东临淄)。是当时领土较大的诸侯国之一。

卫国:是武王之弟康叔的封国,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主要统治殷遗民。

晋国:是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国,都于唐(今山西翼城),后改国号晋。

燕国:是周的同姓召公爽的封国,可能原建都于今北京房山县的董家林一带,后迁至蓟,即北京城西南角附近。这是周王朝北疆的一个诸侯大国。

宋国:纣王之兄微子启的封国,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平息武庚叛乱后,周公把原商王畿的一部分封给微子启,让他统治殷遗民。

周初的“封邦建国”,目的在于“以藩屏周”。这种分封制,对于加强周王室的统治,促进边远地区的开发,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之交通不便,这些诸侯与周王室的联系日趋减少,逐渐形成一些强大的地区性中心,终于导致了后来诸侯割据的局面。

其他回答

1.

东虢国(前1046年至前767年):姬姓。周武王灭商后,封周文王之弟虢仲于制邑(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建立虢国,史称东虢国。周平王四年(前767年),东虢国被郑武公所灭,其后裔虢序则被周平王封于夏阳(今山西平陆县),建立北虢国。周惠王二十二年(前655年),晋献公采纳荀息的“假道伐虢”之计,攻灭北虢国。

2.

西虢国(前1046年至前655年):姬姓。始封君为周文王之弟虢叔,与兄长虢仲同时就封,被封于雍邑(今宝鸡陈仓区虢镇),建立虢国,史称西虢国。周厉王、周宣王时期,西虢东迁至河南三门峡一带,史称南虢国,都上阳。西虢东迁后,还曾在原地留下一个小虢国,被秦武公于周庄王十年(前687年)攻灭。南虢国则于周惠王二十二年(前655年)被晋献公以“假道伐虢”之计攻灭。

其他回答

1、卫国(前1039年至前209年):

2、鲁国(前1043年至前255年):

3、邢国(立、亡时间不详):

4、晋国(前1033年至前376年):

5、滕国(前1046年至前296年):

6、管国(前1046年至前1039年)

7、蔡国(前1046年至前447年)

8、齐国(前1044年至前221年)

9、陈国(前1046年至前478年)

10、蓟国(西周初至前七世纪)

11、杞国(西周初至前445年)

12、纪国(前1046年至前690年)

13、杨国(前786年至前7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