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为什么说贺知章对李白有知遇之恩

自考成考学历提升助手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19 21:27:46

问题描述

为什么说贺知章对李白有知遇之恩,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贺知章对李白有知遇之恩,从下面李白的这首诗可以略知一二《对酒忆贺监二首》其一(唐)李白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这首《对酒忆贺监二首》其一,是“诗仙”李白悼念老友贺知章的作品。在唐肃宗还是太子的时候,贺知章就官至太子宾客兼正授秘书监,官阶是从三品,基本享受宰相的待遇,所以他被人们尊称为“贺监”。天宝六载,也就是公元747年,李白来到浙江,想拜会老友贺知章。不料,等待他的却是老友已经离世的噩耗。李白十分感伤,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四明山中曾出现过一位“狂客”,他就是久负盛名、风流倜傥的贺知章。四明山,在如今的浙江省宁波市西南。贺知章的家就在这里,所以自号“四明狂客”。在长安头一次相见,他就称呼我为天上下凡的仙人。当初他是喜爱杯中美酒的酒中仙,如今却已变成了松下尘,这里的“松下尘”是对死者的婉称。每当我想起当年“金龟换酒”的情景,就不禁泪湿衣巾。在天宝元年,也就是公元742年的秋天,李白受到唐玄宗的征召来到了长安。他在紫极宫中,见到了“太子宾客”贺知章。当时的李白还没有什么名气,但贺知章已经是名满天下了。李白见到他,就拿出了自己的诗作——《蜀道难》,请他品读。诗还没读完,贺知章就连连称赞,看完之后,他甚至说只有天上的神仙,才能写出这样绝妙的诗句。从那以后,李白“谪仙”的名号就传扬开了。读完诗作,贺知章摆酒设宴,打算和李白痛饮一番。但可能因为太过兴奋,他竟然忘了带钱。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大事。他随手解下了身上佩戴的金龟,来充当酒资。这里的“金龟”,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它就是唐代官员随身携带、代表身份品级的“金龟袋”或“金鱼袋”。另一种则认为它是珍贵的玩赏品,而不是象征官员身份的“金龟袋”。因为在唐玄宗时期,官员们已经开始佩戴“鱼袋”了。相识之后,贺知章又向唐玄宗推荐了李白,使他得到了玄宗的优待,请他入翰林院担任供奉。天宝三载,也就是公元744年,贺知章因病告老还乡,离开了长安。不过,李白没有想到,此次一别,竟成永别。不久,贺知章就在故乡与世长辞。李白在长安生活的时候,常常和贺知章、崔宗之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饮酒作诗,当时的人们把他们称为“酒中八仙人”。杜甫的《饮中八仙歌》说的就是他们的故事,北宋画家李公麟曾经画过“饮中八仙”题材的画,但是却没有留存下来,幸好明代画家唐寅临摹了他的画作,让我们在今天仍能够领略到这些“大唐酒仙”的豪迈和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