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有志青年选择到法国去求学的原因

心理学充电时间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5-02 00:11:27

问题描述

有志青年选择到法国去求学的原因求高手给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一、选择去法国留学的原因1. 优质丰富的教育课程法国拥有77所公立综合性大学、200余所工程师学院、150所工商管理院校、120所公立高等艺术学院、22所建筑学院,以及3000所其它类型的专业高等教育机构。

这些高校的课程设置覆盖了所有的领域: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体育及所有技术课程。今后,受益于更为丰富的专业设置,所有专业都可以找到英文授课的课程:现在有近1500余种课程提供英语授课,涵盖各个领域、各个阶段。

2. 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在政府的支持下,法国的科学研究异常活跃。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研究机构(《自然》杂志,2015年)。在全球56名菲尔奖获得者中,13名获奖者为法国人,这奠定了法国在数学领域全球第二的地位。法国也是全球获得诺贝尔奖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63名法国人获得诺贝尔奖)。

3. 国内外广泛认可的高含金量文凭2007年中法两国签署了文凭互认协议后,中国政府承认所有法国政府认可的高等教育文凭。除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之外,在此项协议认可的法国文凭中,还有比如著名的工程师文凭和所有精英院校文凭(高商)。法国文凭的含金量在国际上也是得到认可的,全球最好的5个管理学硕士中有3个是法国院校(金融时报,2018年)。

4. 平民化的教育花费法国是如今国际上学费较为低廉的国家之一。法国政府承担了每个学生在公立大学的绝大部分学费(政府承担了平均每个学生每年9660欧元学费)。私立学校的价格由学校自己确定,但是他们的性价比在国际上绝对是有竞争力的。

5. 留学的理想环境法国是全球第四大留学生接待国。法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花钱很少就可以满足日常需求、享受在法国日常生活的环境:大学食堂和公寓、住房补助、医疗保险以及在交通和娱乐方面的减价(电影、体育运动、图书馆、学生社团等)。

6. 国际化的多样就业选择31个法国企业跻身于世界500强(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法国的教育机构重视学生的职业化培训:因此法国大学生就业率高(职业型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

其他回答

有志青年们选择到法国去求学的原因:

1 法国的思想文化繁荣

2法国留学费用低

3 法国科学技术先进

法国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民智民气先进之国”,社会风气简朴、科学文化发达,如向西方学习,以留学法国为宜。具体办法是俭学,每年仅用费六百余元,是留学欧美费用的三分之一,以此为动员广大青年赴法俭学大造舆论

其他回答

中国留学生到法国开展勤工俭学的浪潮始于1919年,在1918年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4月11日,持续了四年多的时间,交战双方是同盟国和协约国,同盟国以德国,奥匈帝国为主力,叶国以国,以英国,法国为主,这是一场异常惨烈的世界大战,双方士兵和平民伤亡总数超过了一亿人

在这场战争中,法国作为一主战场进行了战争总动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征兵,由于年轻人都上了战场,接下来,法国就面临着劳动力严重缺乏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法国从中国招募了一批工人

在1919年以后,中国进入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社会制度改革新思潮在中国风起云涌,对年轻一代形成了思想冲撞,年轻一代希望走出国门,到欧美国家学习新思想,新技术更好地建设自己的祖国

其他回答

中国留学生到法国开展勤工俭学的浪潮,始于1919年。在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法国就意识到,中国工人不但能帮助打仗,还能参与到战后的建设工作,只是需要让他们接受教育。于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主动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勤工俭学岗位。

在中法双方一拍而合的过程里,离不开一个中国人的“牵线搭桥”。他叫李石曾。

1916年,李石曾和蔡元培等成立了华法教育会,正式启动了勤工俭学的留学方式。李石曾与法国政界、文化界、经济界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留学方式得到了法国方面的认可。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就有一批又一批中国留学生到法国进行勤工俭学。

其他回答

法国不仅仅是有着法国大革命的余晖,在政治体制之上有着一定的先进性,而且还有着巴黎公社的实验,给了世界之上太多追求真理的人以希望,而且作为欧洲思想的聚集地,法国本身就是一个先进思想文化的代表,而当时的中国青年此时正寻求的是一种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思想文化,此前由器物到制度的实践都证明了和中国的国情并不相符合,甚至于还引发了一些更为极端的事件,这也让更多人明白了从思想基础上改造中国才是最为必要的。当时的中国国内,陈独秀、李大钊两位先生作为青年运动的领导者,鼓舞了一大批青年的奋斗。

除了先进思想之外,当时的法国也有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当时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正是呆在法国,除此之外,还有一批著名的科学技术人才都在法国学习工作,这对于很多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在追求思想文化的同时,这些青年还需要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寻求出路,和世界相比,当时的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实在太落后了,因此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让中国社会得到更大的革新。

在科学与思想开放的追寻下,法国成为了青年们的理想追求,也让他们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

同时,因为法国提供能够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因此在留学费用上相比,留美、留日等可能需要更多的花费,留法则会有较少的家庭压力,因此在诸多选择之下,中国青年选择了法国。而且当时的国内也有多个留法勤工俭学的组织,能够帮助当时的学生们有更好的机会去学习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