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出自齐恒晋文之事的成语

新格局新金融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5-01-11 03:05:24

问题描述

出自齐恒晋文之事的成语求高手给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1、秋毫之末:指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而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2、不见舆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3、发政施仁: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其他回答

【成语】: 不饥不寒

【拼音】: bù jī bù hán

【解释】:不挨饿受冻。生活不愁温饱。

【出处】:《齐桓晋文之事》:“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拼音代码】: bjbh

其他回答

心有戚戚焉是成语。

心有戚戚焉,出自战国时期由孟子创作的《齐桓晋文之事章》中的“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意思是我深有感触。

戚戚,感动、触动的样子,指心中产生了共鸣。 于:在 戚戚:同感。 意思是:在我心中产生了同感(共鸣)。

戚戚:基本解释

1、相亲貌。

2、忧惧貌;忧伤貌。

3、心动貌。

4、低语声。

5、感动、触动的样子,指心中产生了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