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关雎一诗中运用兴的手法托物记忆,别的诗中是否有同样手法

造价小白杨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5-01-15 14:15:27

问题描述

关雎一诗中运用兴的手法托物记忆,别的诗中是否有同样手法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本诗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三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

直接起兴:《孔雀东南飞》的首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兴中含比:《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其宜室家!桃之夭夭,有贲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全诗都是以植物起兴,兼做比(喻).

兴起兴结:杜甫的《新婚别》:“菟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水相望!”以植物起兴,以动物结兴.

其他回答

比兴手法,是诗经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在很多诗中都能见到。中学课本上的《关雎》、《蒹葭》可例证。高中课本里《氓》的第三第四段开头都运用了此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