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泥石流是怎样形成的

造价工程师说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2 13:17:45

问题描述

泥石流是怎样形成的求高手给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一、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有利于贮集、运动和停淤的地形地貌条件;

3、短时间内可提供充足的水源和适当的激发因素.(一)地形地貌条件地形条件制约着泥石流形成、运动、规模等特征.主要包括泥石流的沟谷形态、集水面积、沟坡坡度与坡向和沟床纵坡降等.1、沟谷形态典型泥石流分为形成、流通、堆积等三个区,沟谷也相应具备三种不同形态.上游形成区多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状、漏斗状或树叶状,地势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植被生长不良,有利于水和碎屑固体物质聚集;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狭谷,沟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够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较宽阔的河谷,使碎屑固体物质有堆积场地.2、沟床纵坡降沟床纵坡降是影响泥石流形成、运动特征的主要因素.

一般来讲,沟床纵坡降越大,越有利于泥石流的发生,但比降在10%-30%的发生频率最高,5%-10%和30%-40%的其次,其余发生频率较低.3、沟坡坡度坡面地形是泥石流固体物质的主要源地一,其作用是为泥石流直接供固体物质.沟坡坡度是影响泥石流的固体物质的补给方式、数量和泥石流规模的主要因素.

如我国东西走向的秦岭和喜马拉雅山的南坡上产生的泥石流比北坡要多得多.

其他回答

泥石流是由于大雨、暴雨、雪融水、冰川湖溃坝等自然因素,或是人为开采、疏浚、建设等人为因素,导致山体、河道、海岸等地带的土石松散、破坏、滑坡、塌方、崩落等现象而形成的。

当这些松散的土石因受到重力作用而滑动时,同时又伴随着大量的水和空气,形成了泥石流。

泥石流在滚动过程中,会不断吞噬前方的松散土石和建筑物,造成极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其他回答

1. 泥石流是由于山体崩塌、暴雨等原因导致的大量泥沙和石块混合物流动而形成的自然灾害。

2. 泥石流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地形条件,如陡坡、峡谷等地形易于发生泥石流;

二是气候条件,如暴雨、融雪等气候条件也是泥石流形成的重要原因。

泥石流的危害性非常大,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3. 针对如何应对泥石流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现泥石流的迹象,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2)加强防护工程建设,如设置拦石墙、挡土墙等,减少泥石流对人员和财产的危害;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他回答

1、不合理开挖修建铁路、公路、水渠以及其它工程建筑的不合理开挖。有些泥石流就是在修建公路、水渠、铁路以及其它建筑活动,破坏了山坡表面而形成的。

2、弃土弃渣采石如甘川公路西水附近,1973年冬在沿公路的沟内开采石料,1974年7月18日发生泥石流,使15座桥涵淤塞。

3、滥伐乱垦滥伐乱垦会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冲沟发育,大大加重水土流失,进而山坡的稳定性被破坏,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

4、次生灾害由于地震灾害过后经过暴雨或是山洪稀释大面积的山体后发生的洪流。

其他回答

泥石流是由雨水、融雪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大规模土石杂物混合物,沿着山坡或河道流动形成的自然灾害。具体来讲,泥石流的形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触发因素:泥石流最常见的触发因素是降雨、大雪融化、地震等自然灾害。这些因素可以导致山坡上的土壤变得松散,引起土石杂物滑坡和崩塌。

2. 土石杂物松散:当山坡上的土壤被大规模松散时,会形成土石杂物,其中包括岩石碎屑、泥土和植被等。

3. 开始流动:一旦土石杂物开始下滑,将加速流动,并吸收更多的土石杂物。

4. 扩大规模:随着土石杂物向下滑行,其规模将不断扩大,可能涉及到周围更大的区域,并形成类似于巨大泥浆流的形象。

5. 进一步侵蚀:泥石流流向河道或海洋等水源时,会进一步侵蚀河岸和海岸,增加灾害的范围和损失。

总之,泥石流是由多种地质、气候和人类活动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对于防止和应对这种自然灾害,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