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关于大雁的成语或传说

少儿英语启蒙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4 17:53:26

问题描述

关于大雁的成语或传说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鸿雁传书的典故:鸿雁传书又称飞鸽传书,鸿雁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鸿雁传书指通信。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1. 相关诗句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2. 成语典故一2500年前,我们祖先就开始驯养信鸽。在西夏与北宋的战争中,西夏军队利用信鸽做军事通讯。南宋初,大将曲端的军队中也使用信鸽传达消息召集军队。古代称信鸽为“飞奴”。传说汉高祖刘邦被楚霸王项羽所围时,就是以信鸽传书,引来援兵脱险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鸽子来与皇家传送信息。清乾隆年间,我国广东佛山地区每年5、6月份举行放鸽会,每年都有几千只参加,赛距约400华里。当时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类似的赛鸽会。国外利用信鸽传递消息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公元前530年,当时利用信鸽传送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绩。

其他回答

古时候,有一对外出打猎的兄弟。这时,两人的头上飞过一只大雁。哥哥急忙搭弓射雁,并且边射边说:“打下来一定要煮这吃。”但身旁的弟弟要烤着吃。所以,两人去找人辩论。最后,兄弟已一半煮一半烤的形式同意了。准备回去射雁,但哪儿还有大雁的影子。

其他回答

大雁的成语,鸿雁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