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什么是古代汉语的双宾语句和宾语前置句

科技IT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4 18:19:58

问题描述

什么是古代汉语的双宾语句和宾语前置句,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所谓否定句就是表示否定含义的句子。

文言文中,只要含有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无、毋、莫”等,就叫否定句。在这类句子中,如果作宾语的是代词,这个代词一般就放到动词谓语前面。

2.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在这类句子中,如果宾语是由疑问代词“安”、“何”、“谁”、“焉”、“孰”、“胡”、“奚”、“曷”等来充当,一般来说,宾语要提到支配它的动词或介词前。

3. 介词宾语前置介词与其支配的宾语构成介宾短语,文言文中有些介宾短语的宾语被提到介词之前,形成宾语前置。

其他回答

古汉语中的双宾语句并不多见,在先秦儒家经典著作《孟子 滕文公上》有这样的一个例句:滕文公与之处。在这个句子中,之,他,指代找滕文公要住处的那人,与,动词,给予,处,处所,住处,这个句子就是双宾语:他,住处。

宾语前置的句子较多:例1、沛公安在?即:沛公在安?沛公在哪里?《鸿门宴》(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例2、古之人不余欺也,即:古之人不欺余也,古人没有欺骗我呀。《石钟山记》(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何罪之有?有何罪?(固定格式)

唯命是从,唯从命。(固定格式)

其他回答

古汉语中的双宾语句,谓语后面加两个名词,如:赐我先君履。宾语前置句。用一个之将宾语放置到前面,如: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