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表现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诗

IT才子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4 22:12:49

问题描述

表现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诗,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1.《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译: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2.《牧童诗》——宋代·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译:远远地看见牧童骑着牛缓缓地在前村走过,轻风隔着田垄送来阵阵牧笛声)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译: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3.《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4.《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译: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5.《牧童词》——唐·李涉朝牧牛,牧牛下江曲。(译: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译: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译: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译: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其他回答

【经典原文】

牧童

唐代:栖蟾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诗歌的前四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牧童在春风细雨中,在青山青草中放牛的悠闲场景。

首先是牛,牧童并没有太多的管束驮着自己的黄牛,而是任它带着去哪里,在这一片青山中乱转。

说起来,一生勤勤恳恳的老黄牛能得到一个如此悠闲的机会也是不容易,一片广袤的草原,想去哪儿吃草就去哪儿,难得的自由。

下一句又进一步渲染了景色,在什么季节放牛呢,在和煦的春风中,还配合着如丝如线的细雨。斜风细雨不须归,也让这场景更加的自然动人。

第三四句,镜头拉远,拉到了天空的角度,放到现在,就是用无人机才拍的出来的景象。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这里的对仗很工整,可并不像一般的对仗一样让我们觉得严肃雕琢,而是一派天然,这就是评论家眼中的“流水对”。虽然是对仗,然而天然浑成,并且轻快流动。

在绿意无限的青山中,在一片苍茫的原野里,春雨轻轻的飘着,牧童穿上了早上带出门的蓑衣,吹着没有曲调的笛子。想象一下都觉得自在悠然。

太阳升起,牧童唱着歌,前往山中;月亮升起,手拍着拍子,踏月光而回。如今红尘中,何人能够像你一样,脱去是非和名利呢?问句收尾,收束全文,也引发名利场中人们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