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为什么“不动心”是最高的善

长沙IT研习社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5 12:03:07

问题描述

为什么“不动心”是最高的善,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楼主好!这是佛学的般若思想,也是佛教的实修功夫。

动心叫“有心”,故不动心也叫“无心”。下面从中国传统“儒道释”三家文化的角度,简析几句,供参考。【1,“无心思想”在儒家叫“大公思想”】如《礼记,礼运篇》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儒家的根本价值观。个人要实现这个愿望,需靠“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国家要实现这个愿望,需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可见,公而无私,仁而无别,亲而无间,义而无利,交而有礼,官而有责,教而有方,恤而有爱,以身作则,用善德使天下归心臣服,就是“大公”的定义。故公心者,能齐、治、平天下,是为“至善”。【2,“无心思想”在道家叫“公道思想”】如老子在《道德经》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即悟道的圣人无私、无求、无得、无我,因无而大,因悟而公,因道而智,才能做“”天下师和天下事”。《阴符经》把这个意思进一步概括为“天之至私,用之至公”,与上述儒家几乎一样。可见,证道需要的“无欲、无为”,最终必然落实在“公道”上,这也是为何说“大隐隐于朝”的原因。小善施利,中善施教,大善施国,至善施道。【3,“无心思想”在佛家叫“般若思想”】如《心经》讲“菩提萨埵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此处的心无挂碍=无心。同理,佛在《金刚经》说“菩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处的无住生心=无心=不动心。怎样做到“不动心”?就是“观自在”这三个字,达到“离一切诸相”的程度,“即名诸佛”。可见,不动心=成佛!佛是怎么为善的?《地藏经》里讲,“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脱。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或现转轮王身。或现居士身。或现国王身。或现宰辅身。或现官属身。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可见,佛有能力化身无量,同时在一切处、以无量身份、无量方法帮助无量有缘人,实在是行善的最高点。【4,“无心”能当下获得无量功德】佛在《金刚经》说,“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为何?无相胜于有相,无心胜于有心,而无相=无心=不动心,故无心者顿得不可思议的无量功德,即为成佛。可见,无心=极善=无上正等正觉,是一切善的总根源。佛是法界最大的善人,人能不动心,就满此愿。【5,对“善”的常见误解】主要是四类:(1)只把“施财”当善行,其实还包括施身、施时、施智。

(2)只把“给与”当善行,其实人的首善是反省改过,信圣奉行。无此前提,善小、善私、善有漏,不圆满。

(3)只把“积德”作为行善的目的。其实,有心行善,善微;无心行善,善广。同理,为得行善,善为私;无得行善,善为真。

(4)不懂“成佛是最大的善”。佛家三宝是众生福田,自心有无量法财可用,怎么开发?“立志作佛”是法界第一大愿,“普贤行”是法界第一大行,“文殊智”是法界第一大智,如是如教的落实,以“无心”最终实现。总之,公者无私,道者无为,智者如佛,同向无心,至善无穷。无心即佛心,而“天上天下无如佛”,所以“无心或不动心”就是最大最高的善,没有之一。

其他回答

心法无穷,一切唯心造!起心动念都是

业(不是善业就是恶业)。唯有心无动念,

你才见相不起分别,平等对待众生,平等

对待每一个生命体!

这才是最高境界,才是最大的善!

其他回答

我这人.对愛.很坚定.年轻时.也遇到了些.坏男人.不动心.不上钩.女友们.都说.家庭.教养好.心底饨诘.在坏的男人.不动心.谁也没法.现在想一下.是对的.人应该.正直.正派.做个好女人.干干净净做人!

其他回答

“不动心”是因为“明了”所以“不动”。就像那句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过程。当“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时心已升华到了“一切明了、了然、通达、通透、坐忘”的境界了,“心”已无须“动”了。

其他回答

为什么“不动心”是最高的善? 我这人回答问题不喜欢“引经据典”,书也读了些,人生几十年就是记忆力不好,记不住那些先圣圣言、名人名言、金玉良言,又懒于查阅词典、资料什么的,所以,答问一般就凭自个的认识来简单的谈论。 首先,把题主的问句分割开来,谈一下“不动心”。有人说,“不动心”就是无欲无求,我却不这么看。凡人既有欲又有求,“无欲无求”,那是不食人间烟火,超然于人,“神”的境界:空、虚、假。我对“不动心”的理解无心借用先哲们的至理名言,任性独立思考而答之。“不动心”,可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是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感兴趣,无论有怎样的能振奋人心的人或事,都漠然视之,无动于衷,无心为之;

二是凡事不动脑子,不用心思考,感情用事,无理性思维,生活中呆板,一根筋;

三是为人正直豁达,坦诚率真,从不算计蒙骗别人,简而言之就是没有心机(无坏水)。我理解的“不动心”大致就上述三种情形。至于“最高的善” ,我想,无非就是不损人利己,不骗人害人,尊老爱幼,以礼待人,乐善好施等。 现在我把题主的问句整句联系起来分析,我以为,“不动心”相对“最高的善” ,应该是指我上述所提到的第三方面的情形,即:没有心机(无坏水)。就一个人而言,善良的方方面面我们暂且不说,如果真正做到了不动心机去损人利己,骗人害人,这就是最高的善,遵循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无论对家庭,对社会,对他人 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至于其他方面的道德行为和善举,与这种“不动心” 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具备了这样的“不动心”,也就具有了人性的本质,这,就是最高的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