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银杏有关的古文典故

财务信息视察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5 14:49:29

问题描述

银杏有关的古文典故,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银杏是我国稀有的珍贵树种。

它的种子银杏也叫白果。具有抑制真菌、抗过敏、通畅血管、改善大脑功能、延缓老年人大脑衰老、增强记忆能力、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脑供血不足等功效。除此以外,银杏还具有耐缺氧、抗疲劳和延缓衰老的作用。因此具有极高的食疗价值。早在古代中国人就有食用银杏的习惯。 据《孔府档案》记载:孔子教其子孔鲤学诗习礼时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事后传为美谈,其后裔自称“诗礼世家”。至五十三代衍圣公孔治(1295年被元成宗再封为衍圣公),建造诗礼堂,以表敬意。堂前有银杏两株,苍劲挺拔,果实硕大丰满,每至仲熟。孔府宴中的银杏,即取此树之果,故名”诗礼银杏“,是孔府宴中特有的传统菜。“诗礼银杏”就是我知道的银杏典故。

其他回答

与银杏有关的古诗典故:

《辋川集·文杏馆》【唐】王维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赏析】

《辋川集》此诗描写的是文杏馆的景色。

《永叔内翰遗李太博家新生鸭脚》

【宋】梅尧臣

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

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

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

吾乡宣城郡,每以此为劳。

【赏析】

鸭脚是宋代最早对银杏树的别称。《诗话总龟》中记述:“京师旧无鸭脚,驸马都尉李文和自南方来,移植于私第,因而着子,自后稍稍蕃多,不复以南方为贵。”这首诗反映的正是北方人不认识鸭脚的情形,就像南方人不认识胡桃一样。

其他回答

北京潭柘寺有一株辽代银杏,传说每逢新主登基,必生新枝,乾隆称之为“帝王之树”。银杏树可活数千年。从栽到结果需要20余年,40年后才大量结果。公公栽树,孙儿采果,所以又叫“公孙树”。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出自:宋 李清照《瑞鹧鸪.双银杏》

译文:风度韵致,仪态雍容,看起来并不十分奢侈华丽,即使如此,而酒尊前的柑桔,还是显得逊色几分。流落江湖,有谁怜?有谁惜?玉洁的肌肤,冰清的风骨,依然故我,不肯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