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马致远的天沙净`秋思给人什么感觉

税务筹划师小灵通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5 15:33:06

问题描述

马致远的天沙净`秋思给人什么感觉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不请自来。

今天早上闲翻《元曲三百首》,又读到了《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忽然又想起南宋末年大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二者对比,皆只写景而不言情,可正是如此,方显这思绪,这情感无以言表,一切景语皆情语,对于这样的神来之笔,确是如此。如果说东篱先生是“秋思之祖”,那么竹山先生大约也可说是“听雨之祖”,写雨中感受的诗词,到了竹山先生这里,境界始大。其实《红楼梦》中,林黛玉曾吟出的李义山那句“留得残(枯)荷听雨声”,余味之绵长无尽,已经把“听雨”这一题材升华到新的高度。但若论气象之开阔宏大,则首推竹山先生此词。其实蒋竹山早年曾因《一剪梅·舟过吴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句而得人“樱桃进士”的美称,是啊,“流光容易把人抛”,蒋竹山早年那种略带华美甜腻的才子气息不见了,人世间沧海桑田,终究只剩下“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样清癯苍劲的怅惘。人生如梦,兴许,人生本就是梦。看不完的人间事,道不尽的世间情。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的,时代或有不同,人性的本质,却未曾变化。世间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大约只有生而为人的感触和追求,故而方能“人生代代无穷已”,人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