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风吹帽的典故

易读经济汇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5 19:02:26

问题描述

风吹帽的典故,在线求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故事: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孟嘉)传》:‘“(孟嘉为)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

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咸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咨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赏析心得:广德元年(763)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时在当涂。当涂有一龙山,是晋大司马桓温当年九月九日登山,宴请幕佐酣饮之地,因此,诗人正好借此佳节登上龙山,重温“风落帽”的故事。“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诗人与朋友一道登上当地的龙山,这是晋代桓温当年重阳聚会留下佳话的好地方。诗人看见绽放的菊花,开始似乎不太好意思。因为他已年过花甲,而且还是一个天宝初被天子赐金还山的逐臣(其他上山的人可能是多少带点头衔的现职官员),以为灿烂黄花是在嘲笑他呢。“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但当大家举杯痛饮,杯盏交错之际,诗人起初那点羞涩早已不翼而飞了。醉中的诗人头脑还很清醒,他想起了当年孟嘉头上帽子吹落,照常饮酒,不动声色。后桓温叫人写文嘲笑他,并要其作孟嘉从容应对,答辞文笔超卓,四座惊服的故事。李白想,我本来就是孟嘉这样气度恢宏、风流倜傥、潇洒儒雅的人,为什么要为当年的那点事(赐金还山)耿耿于怀呢?于是,他心中释然,举杯再饮,且歌且舞,欢度佳节,一直待到月亮出来。“帽逐秋风吹,愿言长相思。”这首小诗说明了,虽然历尽沧桑、屡经坎坷,但诗人的追求不改,风度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