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文言文中牍是什么意思

刘老师聊考研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6 00:46:38

问题描述

文言文中牍是什么意思,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牍dú◎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牍(公文)。

尺牍(书信)。案牍。◎ 古代乐器名。史牍(史书);牍籍(簿籍);牍簿(簿书)累牍(累牍)lěi dú形容文字读音:dú1、<用作名词>牍:古代写字用的狭长的木板。例句——杨修《答临淄侯笺》:“握牍持笔。”【引】牍:书籍;文书。例句——《后汉书.荀悦传》:“所见篇牍,一览鉴我能诵记。”《汉书.陈遵传》:“性善书,与人牍,主皆藏去以为荣。”2、<象>牍:竹制乐器,舂地而发出的声音。例句——《周礼.春官.笙师》:“舂牍,应雅以教祴乐。”在古文中,蔬,牍,移,分别是一种文体.【疏】下情上达叫做疏上,疏是疏通的意思。也是自汉朝始创的文体,实际上即是奏的一类。唐宋到清代都有这一文体。后世又以奏疏为群臣论谏的总名。但私人书信中也有用疏的名称的,如陶渊明《与子俨等疏》。【移书】春秋时的官吏通书函往来,称为遗书。如《左传》成公七年,巫臣自晋遗楚子重子反书。又称为贻书,后转作移书,如没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魏晋以后称为移,唐用于诸司自相质问,名称不一,故总名公移以概括。清朝用于武营往来和州4县相交涉公事。我国历代公文体制、名称、用途简介牍作为一种古文文体:如“判牍”——一种文体,判决司法案件所用,多为四六骈体文。——判牍者,古代官司判决公事之文牍也。判之本义为分,牍之本义为书版。牍 dú 【名】(形声。从片,卖声。“片”,本指木头竖剖成的一半。古时用木片作书写材料。故从“片”。本义:古代写字用的木片,也称木简)牍,书版也。长一尺,既书曰牍,未书曰椠。——《说文》与人尺牍。——《史记·陈遵传》削牍为疏。——《史记·游侠原涉传》。注:“木简也。”吏乃书牍背示之。——《史记·周勃传》握牍持笔。——杨修《答临淄侯笺》又如:牍背(狱吏于书板背面书写文句。后用为遭受冤狱的典实)引申为公文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刘禹锡《陋室铭》又如:牍尾(文书的末端);牍书(官署文书)信件,通信者之间互相写的信。如:书牍;尺牍书籍。如:史牍(史书);牍籍(簿籍);牍簿(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