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问吕岩的牧童诗的诗意

数学教师周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6 08:16:43

问题描述

问吕岩的牧童诗的诗意求高手给解答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吕岩的《牧童》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诗意解释:《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这首诗展示了一幅牧童晚归休憩的画面,描绘了一个牧童在辽阔的草原上放牧的情景。诗中通过对牧童的形象和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牧童的天真烂漫和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第一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绘了草原的广袤和绿草如茵的景象,给人一种宽广开阔的感觉。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表现了牧童在晚风吹拂下,悠然自得地吹着笛子的情景,笛声在晚风中回荡,给人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氛围。第三句“归来饱饭黄昏后”,描述了牧童放牧归来,吃饱饭后的满足和轻松。最后一句“不脱蓑衣卧月明”,展现了牧童不脱蓑衣直接躺在草地上,望着明月的悠闲姿态,给人一种纯朴自然的感觉。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牧童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其他回答

吕岩的《牧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牧童晚归休憩的画面,展示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喧嚣、安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具体诗意可以这样理解:

- 前两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 后两句:“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牧童生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