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8 4 2 0 5 8 1

足文言文意思是什么

教你心理学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问题更新日期:2024-04-26 16:04:52

问题描述

足文言文意思是什么,麻烦给回复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1、同本义。

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出自:《说文》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意思是人的足在人体的下面。如:足心(脚底的中心);足炉(用来暖脚的小火炉);足不出户(形容深居家门很少出门);足衣(袜子);足音跫然(形容久处寂寞,听到人的脚步声,便感到欢欣)2、支撑器物的脚出自:《易·鼎》鼎折足,覆公餗。意思是力不能胜任,必至败事。又如:鼎足3、充实;完备;足够出自:《墨子·公输》杀所不足。意思是杀掉所有的也不足够。又如:足纹(成色十足的银子);足钱(每贯足实一百枚的钱币);足食足兵(指国内粮食兵备均甚充足)4、纯的 。如:十足(成色纯)5、富裕的出自:贾谊《论积贮疏》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意思是从古至今还不曾听说过,百姓衣食不足还可以治。又如:足民(富足,民生富足);丰足(富裕)6、使满足出自:明· 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意思是都不能满足。

7、重视出自:《荀子·礼论》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意思是重视礼法的人,则知书达礼,可以说是有教养之士8、止出自:《老子》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意思是:意思是做天下的低谷,永恒的德就充足。永恒的德充足,就会回复到纯真状态。

9、值得出自: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意思是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起。又如:足信(值得信赖);不足(不值得;不够格)

其他回答

足文言文意思是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古文)疋《唐韵》即玉切。《集韵》《韵会》《正韵》纵玉切。亚音哫。《说文》: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注:徐锴曰:口象股胫之形。《释名》:足续也,言续胫也。《易·说卦》震为足。疏:足能勤用,故为足也。《礼·玉藻》:足容重。注:举欲迟也。

又《广韵》:满也,止也。《书·仲虺之诰》:矧予之德,言足听闻。《诗·小雅》:既沾既足。《礼·学记》学然后知不足。《老子·道德经》:知足不辱。

又不可曰不我足。《吴语》: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

又草名。《尔雅·释草》:虃,百足。注:音纤。

又姓。《战国策》:足强。注:韩人。

又《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又《管子·五行篇》:春辟勿时,苗足本。注:足,犹拥也。

又《广韵》:添物也。《类篇》:益也。《前汉·五行志》:不待臣音,复谄而足。

又《韵补》:叶子悉切。《易林》:欲飞无翼,鼎重折足。失其福利,包羞为贼。

说文解字

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凡足之属皆从足。即玉切。注:徐锴曰:“口象股胫之形。”

说文解字注

(足)人之足也。在体下。从口止。

依玉篇订。口犹人也。举口以包足已上者也。齿、上止下口。次之以足、上口下止。次之以疋、似足者也。次之以品、从三口。今各本从口。非也。即玉切。三部。凡足之属皆从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