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大学的贫富差异很大么

前途出国老司机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事实上,贫富差距对一个人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穷人家的孩子很容易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这会使得他们不够自信,进而因为认知到“贫富差异”,而产生很大的焦虑感。

对于女生来说,这种影响更加的内化,通常来说她们的自卑感会更重。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可能会走上“拜金”的道路,“拜金”的本质,是她深深的自卑感。

大学的贫富差异很大么

这其中所说的“正确的引导”,其实是来自于原生家庭的。

也就是说,

原生家庭,才是真正会对一个人造成巨大影响的决定性因素。

大学时候有个同学,来学校报到是她爸妈一起送她来的,她老爹帮忙把大包小包的铺盖,行李,土特产背到楼下,她妈妈再帮忙搬进宿舍。三个人的打扮,说的不客气一点,看上去就“土里土气”的,行李除了女孩用的一个看上去质量就不怎么样的新行李箱以外,都是那种编织袋。

但是她跟她妈妈进到宿舍之后,跟已经到了的几位都很好的打了招呼,宿舍的女孩都很和善,也都没有拒绝她们递来的土特产,两个已经收拾好自己铺位的室友还主动帮助这对母女收拾。

这个女孩有些内向,文文静静的,说话还有一点口音,但是跟这些室友沟通交流的时候也谈得上落落大方,生活费很少,偶尔有一些宿舍的集体活动叫她,她也会很礼貌的拒绝。

大学的贫富差异很大么

印象最深的是因为学校政策变动,宿舍要重组重新安排,几个姑娘商量着好歹一起吃顿“散伙饭”,大家也相处了很长时间了,都清楚这个女孩家里的状态,意思也就不要让她出钱了,但是人必须要来。

但是这个姑娘拒绝了不让她出钱的提议,从告诉她这件事,到一起吃“散伙饭”中间的一个星期,省吃俭用出了一小笔钱,最后用这一小笔钱,出了自己的那一份。

其实,宿舍里其它人的家庭条件都还不错,而且因为相处融洽,其它人并不介意每人多出一点钱。可这个姑娘依然非常执着的要出自己的那一份。

所有人都不好拒绝,因为那是这个姑娘的“自尊”。

良好的原生家庭氛围与教养,能够把那种因为经济差异而来的“自卑”,转化成为更积极的“自尊”。

因为她清楚自己与其它人的差别,所以一些非必要的活动她都会拒绝;也因为她感知到了这一屋子人对她的善意,因此她一定要参加这个“散伙饭”;更因为她实际上打心底里认为自己与其他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家庭条件差一点,但吃这一顿“散伙饭”的钱,她出得起。

大学的贫富差异很大么

经济差异对她造成影响了吗?当然有影响,室友的很多活动她都没有参加,因为她没有那么多钱去挥霍。但影响也仅此而已了,根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反而,正是因为她家庭和睦,她的父母哪怕“没本事赚大钱”,但也是爱着她的,想必也教会了她很多东西。

在这个社会上,我们不难见到一些家庭条件不错,可因为原生家庭不幸而变得乖张缺乏教养的人;但家庭和睦,对孩子教导有方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长大后很少有因为经济原因而变得自卑敏感。

贫穷永远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怕只怕因为原生家庭的教育问题,让孩子成为一个人格上的“赤贫者”。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