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报考事业单位回避制度

英语启蒙学堂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岗位回避

需回避的亲属关系:

报考事业单位回避制度

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其他亲属关系

需回避的岗位:

同一事业单位具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管理岗位;其中一方担任领导人员的事业单位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工作的岗位;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内设机构正职岗位。

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包括:

领导班子正职与副职;同一内设机构正职与副职;上级正职、副职与下级正职;单位无内设机构的,其正职、副职与其他管理人员以及从事审计、财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内设机构无下一级单位的,其正职、副职与其他管理人员以及从事审计、财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回避程序办理:

本人提出回避申请,或者有关单位、人员提出回避要求;所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在一个月内作出回避决定;需要回避的申请人,应当自回避决定作出之日起1个月内调整至相应岗位,并变更或者重新订立聘用合同。

回避方确定:

岗位等级不同的一般由岗位等级较低的一方回避;岗位等级相同或者岗位类别不同的,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决定其中一方回避。

需灵活执行的:

因地域、专业、工作性质特殊等因素,需要灵活执行岗位回避政策的,可由省级以上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结合实际作出具体规定。

履职回避

应当回避的履职活动:

报考事业单位回避制度

岗位设置、公开招聘、聘用解聘(任免)、考核考察、奖励、处分、交流、人事争议处理、出国(境)审批;人事考试、职称评审、人才评价,招生考试、项目评审、成果评选、资金审批与监管;其他应当回避的履职活动。

履职时应当回避的情形:

涉及本人或本人亲属利害关系的,涉及与本人有本规定第六条所列亲属人员的利益关系的,其他可能影响履行职责的。

履职回避程序办理:

本人或利害关系人提出回避申请,或者有关单位提出回避要求;本人所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作出回避决定;成立专项工作组织的 其负责人的回避由成立该工作组织的单位决定,其他工作人员的回避可授权工作组织负责人决定;需要回避的,自回避决定作出之日起退出相关工作;回避决定应当及时作出,此前,本人可视情况确定是否先行退出相关履职活动。

监督管理

特殊情况下,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或者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可以直接作出回避决定。

回避纪律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拒不服从回避决定,依法依规给予组织处理或处分。所在单位、主管部门负责督促回避决定落实到位。

有需要回避的情形不及时报告或者有意隐瞒的,予以批评教育;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依规给予组织处理或处分。

事业单位外请专家及其他人员:

有需要回避的情形不及时报告或者有意隐瞒造成不良后果的,在一定期限内不得邀请其参加相关活动;适用组织处理或处分的,依法依规给予组织处理或处分。

其他方面:

报考事业单位回避制度

由于相关人员隐瞒应当回避情形而获取的资质、资格、荣誉、奖金、学籍、岗位、项目、资金应被取消或撤销。

事业单位拟新进人员和拟调整岗位人员,应当避免形成回避关系。对因婚姻、岗位变化等新形成的回避关系,应当及时调整。

事业单位违反本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相关责任人组织处理或处分。

对个人、组织据实反映需要回避情形的,应及时处理。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