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实施方案

说大家的英语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一)中医诊室设置。各单位参照安徽省基层中医馆建设 基本标准(试行)(见附件),结合实际,通过新建、改建、扩 建等多种方式对诊疗环境进行改造升级,在现有中医馆基础上, 规范设置中医诊室(2 个以上)、中医特色康复治疗室(包括针 灸推拿、理疗康复、养生保健等)、中药房和中药煎药室。中医 馆面积原则上不少于 80 平米,集中独立设置,布局流程合理。

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实施方案

(二)中医药文化建设。 中医馆外部环境、内部装饰体现 中医药文化特色,诊区内的设施要融入中医药元素,体现中华 传统及文化风格。统一规范制作牌匾、标识牌,充分利用走廊、 候诊室、诊室、理疗室等区域,通过张贴展板,宣传中医药知 识,并使用中医药病名和术语,从中医药基本知识、中医体质辩识、适宜技术、养生保健方法等方面在全院形成浓郁的中医 药文化氛围,广泛宣传、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条件较好的乡 镇卫生院示教室配备用于连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 络的计算机系统、投影仪等设备。

(三)中医设备配备。各单位参照 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 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诊疗设备选配参考 表(见附件 2),结合中医诊疗服务开展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 按照填平补齐原则,配齐中医诊疗设备。

(四)中医药人才培养。县卫健委将与人社部门积极协调, 每年争取引进一定数量中医药类大专以上毕业生。并依托县中 医院通过组织开展西学中、师承带徒、中医全科医生培训、选 送进修、外聘等多种方式,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引进培养中医 药人才,保证中医馆人才配备逐步达标,并形成中医药人才梯 队,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奠 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实施方案

(五)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医馆要发挥基层中医药适 宜技术推广主阵地作用,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培 训,逐步增加中医适宜技术服务项目,运用中医辩证论治处理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能开展中药、针灸、推拿、火罐、敷贴、 刮痧、熏洗等 6类以上中医药服务,使用不少于10 项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门诊人次占门诊总人次的比例达到35%以上,中医 处方(包含中药饮片、中成药和非药物治疗处方)占处方总数 比例逐步提升。

(六)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各单位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 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实施要求,结合中医馆建设,不断提高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五类重点人群和慢性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 力,中医馆要发挥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培训基地作用,通过组 织学习培训,提高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确保村卫生室都 能提供4类6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