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又一院士名单,公布!

教育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医学部、技术和环境科学部近期向中国多所高校教授发去贺信,庆祝他们当选为院士。

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总部位于奥地利萨尔茨堡,是一个跨学科学术组织,旨在推动欧洲国家内部以及与全球的学术提升与交流,尤其鼓励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的跨学科融合。学院设有七个学部,拥有2000多名成员,其中32名诺贝尔奖得主,是全球科学院中诺贝尔奖获得者比例最高的之一,在科学和艺术领域享有崇高声誉。

又一院士名单,公布!

李梢,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近日收到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长克劳斯·美因泽发来的贺信。经理事会投票,李梢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医学学部),表彰他在网络药理学与传统医药研究的开创性贡献以及胃癌极早期防治研究的突破性成就。

杨建设,甘肃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于近日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医学部院士。他以理学博士、博士后、教授的身份,从事放射医学、消化系肿瘤发生机制及病毒学研究,同时担任多个国际期刊主编或编委。

吕海涛,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副教授(终身),也于近期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Class II 医学学部)。他是多个科研项目的负责人,致力于生命健康交叉科学应用驱动的下一代功能代谢组学研究。

又一院士名单,公布!

王清远教授,成都大学,当选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技术与环境科学学部),专注于新型材料与结构力学、超长寿命疲劳与可靠性、结构耐久性、固废资源化利用及低碳新材料技术等研究领域。

郑加麟教授,同济大学,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医学学部),专注于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研究,特别是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致病作用与自体重编程神经干细胞外泌体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精准化治疗。

唐克轩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技术与环境科学学部),在药用植物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植物天然产物合成和调控领域。

曹茂森教授,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当选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技术与环境科学学部),专注于力学-数学融合解决结构损伤与安全问题的研究,在水利土木结构损伤机制、健康诊断理论与算法方面取得了国际影响的成果。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