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苏超河海大学教授、博导

教育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苏超,满族男性,出生于1960年9月,拥有扎实的教育背景。1982年2月,他从华东水利学院水工建筑力学专业毕业,获得学士学位。随后,他于1984年8月至1985年7月在北京大学进修,进一步深化学术研究。1998年,他开始在职攻读水工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并在2001年成为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的教授,担任水工结构方向的博导。

苏超河海大学教授、博导

苏超的研究领域广泛且深入。早期(1982年至1991年)专注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应用研究,其中论文"The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Training"在1991年国际运动生物力学计算机模拟会议上荣获青年研究奖,这是当年唯一的获奖论文。他的科研项目“体操难新动作设计”在1992年赢得了国家体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后,他转向复杂水工结构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包括高坝工程、复杂地基、高边坡工程、混凝土裂缝问题和现代设计分析等领域。

苏超参与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如“高地震区高拱坝合理体型研究”和“300米级高拱坝抗震关键技术研究”,这些项目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他与团队共同完成的“超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与支护方式研究”也在2001年获得国家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他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负责“复杂条件下的高拱坝建设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该研究于2003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苏超的科研成果不仅在学术界有重要影响,还在实际工程中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例如,“软基上结构计算方法及地基模型参数反分析研究”与船闸CAD集成的系统软件,为工程带来了5371万的经济效益,并被编入《交通土建软土地基工程手册》。他领导的“三峡永久船闸闸室衬砌墙仿真分析研究”也带来了1200万的实际收益,该项目荣获江苏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