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常州工学院卓越计划

教育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2012年,常州工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软件工程等四个专业被选为江苏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这是江苏省首批试点之一,也是教育部在常州地区选定的全国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这些专业被视作学校的省、校特色品牌。

常州工学院卓越计划

学校将卓越计划的学生分为四个专业班:电子信息工程班、自动化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和软件工程班,这些班级被纳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实施"3+1"模式,通过搭建针对特定行业或多个行业的培养平台,与校外企业合作,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为出发点,旨在培养基本功扎实、专业知识精深、适应能力强、能独立工作、快速融入企业并具备团队精神的卓越工程师人才,目标是扩大学生就业领域,提升就业竞争力。

在培养过程中,常州工学院注重校企联合培养和企业的深度参与。邀请企业领导和专家共同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优化,确保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这种"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模式在初期实施中已显现成效。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学生将经历特别的培养过程。毕业时,他们会经过严格的考核,表现优秀的毕业生将直接成为企业的工程师储备人才,这有助于解决企业中工程师人才短缺、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培养机制,高校和企业共同承担起了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责任。

常州工学院卓越计划

扩展资料

常州工学院(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IT),坐落于经济发达、文教昌盛、交通便捷、美丽富饶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常州,是一所拥有工、文、理、经济、管理、教育等学科门类、办学特点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之一。学校现有15个二级学院和直属学部,设有37个本科专业。学校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地方和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注重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办学实践,走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