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数据
9 6 1 5 2 8 3

如何看待“高考大于家人”这一说法

教育小百科 | 教育先行,筑梦人生!         

母亲在孩子高考前告知孩子自己患癌的病情,我个人认为这位母亲的做法没有错,不该隐瞒病情,不能让孩子潜意识里觉得高考可以大于亲人的生死。

如何看待“高考大于家人”这一说法

对于学生来说,高考很重要,但因为高考就漠视生命教育,这是扭曲、短视的教育观。高考是每个学生的成人礼,而成人需要有责任和担当,教育孩子直面家人患重病、去世,也是重要的一课。

长期秉持“高考比什么都重要”的教育观念,可能会让孩子变得冷漠,难以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当前,有的家长抱怨自己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包办了孩子除学习之外的一切,让孩子无忧无虑,可是到头来孩子却不理解自己,其原因就在于家长带给孩子的是缺乏人性与温度的教育。

类似的观念还体现在一些学校举办高考誓师大会上。虽然教育部门明确要求学校不得举办中高考誓师大会,但很多学校依旧保持着这一“传统”,不但加剧了应试竞争,也扭曲学生对高考的看法。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后,不论是学校、学生,还是家庭、社会,都应该以平常心看待高考,把高考作为人生成长的经历,而不是性命攸关的“关口”。

在这背后,是我国基础教育应试化、功利化、短视化的倾向。“高考大于家人”的潜意识之所以会形成,从本质上说,是因为教育体系“育分”不“育人”。而要让我国的基础教育富有人文关怀,给学生有温度的教育,就需要摆脱唯分数、唯升学的应试导向。这一方面需要持续推进高考改革,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则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坚守教育的常识和底线。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